(一)甘肅省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情況及其對本省各類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影響和促進
《甘肅省“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規劃》中對我省“十五”期間的信息化建設進行了回顧總結。“十五”期間我省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企業信息化、電子信息產品製造、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信息化環境建設等取得了新的進展。
全省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技術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具體而言,全省的通訊基礎設施建設上了新的台階。全省形成了6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及獨立運營的郵政業的通信運營體係,初步形成了競爭有序、穩固發展、後勁充足的通訊業發展新局麵。
郵電通訊基礎設施建設跨上了新台階,服務市場逐步理順,服務質量不斷提高,較為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促進了電信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廣播電視網目前已建成了光纜、微波和衛星等多種有線和無線傳播方式相結合的全省廣播電視網絡。
計算機信息網絡建設步伐加快。“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中國經濟信息網”的甘肅節點、“甘肅經濟信息網”、“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中國科技信息網”甘肅節點、“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中國統計信息網”、“中國保險信息網”、“中國旅遊信息網”甘肅節點、“中國機械信息網”、“中國醫學信息網”、“中國電力信息網”、“中國糧食貿易信息網”等網絡的甘肅節點都在正常運行;地區性和行業性網絡建設都在深入進行;一些市級的地區性互聯網絡已建成並投入運營;以大型企業和大、中學校為骨幹的單位或域網、內聯網已建成600多個。“十五”期間,計算機信息網絡發展較快。
政務信息化建設取得一定成效。政府的辦公業務網(內網)全麵建成,辦公業務資源網(外網)基本建成並不斷延伸,政府公眾信息網(外網)已具有相當規模。省政府辦公廳連接省直各部門以及市州、縣級政府的縱向網絡已經建成。在應用係統建設方麵,數量和質量均在擴大和提高。
總之,從省府、省直單位到各地州市以及各縣(市)、區,已從互聯網基礎建設向功能應用層麵和社會服務層麵轉變。
企業信息化建設得到較快發展,電子商務起步良好。我省企業信息化建設,特別是甘肅省被國家確定為製造業信息化試點省份後,堅持“重點示範”、“培育亮點”、“以點帶麵”的指導思想,按照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機械、電子、建材5個重點行業有重點地推進應用示範工作,取得良好進展。
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穩步推進。政務信息化推進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發展勢頭良好。政府部門大多數單位建立了與企業、社會進行信息交流的對外網絡,建立了自己的網站,麵向社會提供服務,從而使社會能夠及時了解國家和省政府有關的宏觀的政策及動態信息,查詢所需要的信息資源。
行業數據庫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各行業部門興建了一大批數據量大、應用範圍廣、對社會公眾開放的數據庫。
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對企業信息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逐步興起,企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麵。
信息產品製造業得到發展。經過幾年的發展,我省信息產品製造業已具有了一定的基礎和發展潛力。
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環境,逐步向好的方麵轉化。管理體係逐步形成,政策法規逐步完善,信息化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得到普及。我省製定了一批涉及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的地方性法規,為信息化建設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法製環境。初步構建了全省信息安全的管理支撐體係、技術支撐體係和產業發展體係。
各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加大了對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力度,培養出了一批信息化急需的專業人才。
2006年甘肅省信息化建設發展迅速。
通迅基礎設施建設全麵發展。2006年,全省電信行業呈現出諸多新特點:電信業務收入增速趨緩,收入結構相對穩定;移動電話用戶快速發展,互聯網接入寬帶明顯;本地電話和短信業務量增長放慢,長途電話業務量穩步增長;通信建設投資趨於理性,通信能力穩步提高;“村村通工程”成績顯著,完成1654個行政村新開通電話任務,行政村通電話比例達到98.2%,農村固定電話達到175.38萬戶,開通互聯網業務的鄉鎮數為1301個,鄉鎮互聯網覆蓋率達到99.6%;開通互聯網業務的行政村為6981個。占行政村總數的40%。2006年,全省郵政業務發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