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舍命救主孫權數傷敬酒
南宋抗金英雄辛棄疾有一名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孫仲謀,名孫權,確是一代英才。他為周泰數傷敬酒的事,也頗為感人。周泰,字幼平,下蔡人,原是東吳一位部將。有一次,孫權領兵住在宣城,突然數千山賊把他包圍起來。孫權左衝右突無濟於事,連他身邊的幾位大將也驚慌失措起來。這時,周泰卻毫無懼色,他呼喊著衝入敵陣,手起刀落,殺出了一條血路。這時他已身受重傷12處,血染戰袍,但他不知疼痛,依舊追殺,終於保護著孫權衝出了重圍。而他終因流血過多而昏迷過去,好半天才蘇醒過來。
此後,周泰也便成為孫權獨擋一麵的大將,更受孫權信任,連徐盛、朱然這樣的名將都成了他的部下。但徐盛、朱然等對他並不服氣,有時也說些不三不四的話。孫權得知後,思忖半天,就召集文官武將同來參加盛大的宴會。他首先致詞:“今天是慶功宴”,說著,便東張西望尋覓周泰的座位。人們不知主公在找誰,也不知為誰慶功,都三三兩兩地猜測著。這時孫權收回目光,接著說道:“這第一杯酒,大家同飲,然後,我們再按功敬酒。”說完,他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隨後,他捧著酒來到周泰麵前說:“他身上的傷痕,就是戰功的標誌,我們按傷為他敬酒吧!”周泰連忙站起來想說些什麼。但沒等周泰開口,孫權就命他解開衣服,露出了滿身傷疤。孫權按傷疤的上下左右順序逐一盤問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情況下留的。周泰每說完一處,孫權就提議為他幹一杯,如此共敬美酒十幾杯。人們見他傷痕累累,又聽他言簡意賅的介紹,不但為其勇猛而折服,還深為他從未顯示過自己而讚歎。尤其是看到孫權如此敬愛功臣,都極受感動,決心以周泰為榜樣,誓死報效賢明仁義的主公。
宴會之後,徐盛、朱然等都一改以往的態度,對周泰由衷地佩服和尊重了。智童巧對孫權
三國東吳將領諸葛瑾之子諸葛恪(公元203—253年),少有才名,生性聰明,善於應對。一日,吳王孫權宴請群臣,7歲的諸葛恪也隨父出席。孫權見諸葛瑾臉長,便想取笑他,讓人牽來一頭驢,在驢臉上寫了幾個字:諸葛瑾。在座的人都放聲大笑。這時,小諸葛恪從容離座,走到驢跟前,在驢臉上加上“之驢”兩個字,合起來一念,是“諸葛瑾之驢”,孫權和眾大臣無不驚喜,都稱讚他是個神童。孫權受箭持平衡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孫權打退了曹操的進攻,保衛了濡須(在今安徽無為縣)。在這次戰役中,孫權曾乘坐大船觀看曹營的底細,曹軍舉弓射箭,大部分的箭都落在船幫上,這樣,受箭的一側明顯地重了,船身開始傾斜。孫權見狀,立即命令調轉船頭,讓另一側船幫對著曹營,不多一會兒,曹軍射來的箭又落滿了這一側船幫。這樣,船的兩側重量逐漸相等,船身也就平穩了,避免了船傾翻沉的惡果。合夥種地
鬼不會種地,要求和岩江片一起合夥開荒。
地墾了出來,準備種植,鬼對岩江片說:“收獲的時候,在地麵上長的歸我,地裏頭長的歸你。”岩江片爽快地同意了,便全部種上芋頭。這年秋收後,鬼隻好天天啃著苦澀澀的芋葉、芋稈。他見岩江片吃的是香噴噴的芋頭,才知道上了大當。
第二年,鬼學乖了,硬說地裏頭的歸自己,地麵上的歸岩江片。岩江片又爽快地點著頭,叫鬼跟他一塊下種。誰知岩江片種的是玉米,秋收時,鬼隻能把玉米根刨來做柴火。
鬼連吃了兩年的虧,便跟岩江片把地分了開來。鬼給自己留的地,狗屎馬糞不少;分給岩江片的地石頭卻很多。岩江片不動聲色,假裝高興,說:“你真公道,自己揀瘦的地,給我的是肥田沃土。”鬼問他分得的地怎麼肥沃。岩江片答道:“一塊石頭三斤油,三塊石頭換頭牛。我最怕狗屎馬糞,又臭又無油。”鬼聽了,偷偷地把岩江片地裏的石頭全搬到自己地裏,又將自己地裏的狗屎馬糞全扔到岩江片的地裏去。撒豆殲日寇
1932年,上海“一·二八”抗戰中,第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將軍,成功地運用“撒豆計”殺得日本侵略軍人仰馬翻。蔡廷鍇看到日本兵腳上穿著硬底皮靴,心想:如果在柏油路上撒滿黃豆,穿著硬底皮靴的日本兵在上麵行走恐怕要比在冰上行走更難。於是,他派戰士把黃豆撒在準備進行巷戰的大街小巷上。戰鬥開始後,日本兵衝進巷道時,一個個像初學溜冰的人一樣,東倒西歪,根本無法端正槍支進行射擊。這時,埋伏在街巷兩旁的十九路軍將士,怒吼著衝了出來,打得日本兵措手不及,呼天喊地,不一會兒,屍橫路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