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擲帽
【釋義】“千金擲帽”形容狂放不羈。
【出處】此典出自《新唐書·袁耽傳》。
晉代人袁耽,字彥道,青年時代才華出眾,狂放不羈,受到士人的稱道。桓溫青年時期以賭博為戲,經常同賭徒來往,結果家裏的財產都被他輸光了,還負債累累,他想振作起來,但是又無計可施,真讓他一籌莫展。為此,桓溫打算向袁耽求援,而袁耽正處於居喪期間,桓溫就試探著把自己的請求告訴了袁耽。沒想到袁耽沒有表現出一點為難的神情,立即換下喪服,懷揣布帽,跟著桓溫去找債主賭博。袁耽素有善賭的名聲,債主隻聽說過他,卻不認識他。債主對袁耽說:“你不應該裝扮成袁彥道的樣子。”於是,他們開始賭博,擲一次籌碼就輸贏十萬錢,後來又增加到百萬錢。這時袁耽投下籌碼,大呼小叫,摸出布帽扔到地上,說:“你還認識袁彥道嗎?”
口口聲聲
【釋義】“口口聲聲”形容把一說法經常掛在口頭上。
【出處】此典出自《元曲選·秋胡戲妻》:“你這廝,太無禮了。你待要偕比翼,你也曾聽杜宇它那裏口口聲聲攛掇先生,不如歸去。”
有個寡婦劉氏,身邊隻有一個兒子名叫秋胡。鄰居羅大戶有個女兒叫做梅英。通過媒人的說合,秋胡與梅英二人結為夫妻。沒想到成婚之後,媒人嫌謝禮太少而從中百般挑撥。她對梅英說:“姐姐一表人才,應該嫁給一個財主,有吃有穿,一生受用,嫁給這個秋胡,窮困艱苦,你以後依靠什麼生活下去啊?”梅英回答說:“至如他釜有蛛絲甑有塵(意思是:就是他窮得鍋底朝天,甑上有灰塵),我也不嫌棄。”
梅英根本不理睬媒婆的挑撥。
不久,秋胡當兵去了。債主李大戶趁機來向羅大戶逼債,想借機將梅英據為己有。羅大戶無錢償還,李大戶便擺出一副財主的架勢說:“既無錢還債,就把梅英嫁給我,這筆債也就一筆勾銷了。”還造謠說:“你女婿已經死了,女兒又這麼年輕,總不能老守活寡呀!嫁給我李某,不但你女兒一生吃穿不愁,你這個當嶽父的也可跟著享享清福哇。”聽了李大戶的這番話,羅大戶的心動了。
羅大戶便對劉氏說:“秋胡已死,我女兒年輕,不能守寡!而今李大戶要娶她,已經牽羊擔酒送禮來了。”劉氏無可奈何,隻好叫梅英梳妝打扮。她對梅英說:“雖然秋胡不在家中,你是個年輕媳婦,也該梳梳頭,打扮一下呀!這樣蓬頭垢麵,不是讓人家笑話麼?”梅英說道:“我丈夫不在家已五載十年了,我一個婦道人家也該識個好歹高低呀!”正在說話間,李大戶與羅大戶夫妻帶著一班人吹吹打打,鼓樂喧天娶親來了。
梅英對李大戶的卑劣行為極力反抗,她堅決而憤怒地對他父母說:“要我改嫁,等太陽從西邊升起來吧!”李大戶死皮賴臉地對梅英說:“小娘子不要多言,我這模樣也不醜呀”梅英聽了,怒發衝冠一巴掌打在他的臉上,恨恨地罵道:“你有錢,你有勢,怎敢把我窮人欺,我雖窮,有骨氣,你敢把我良家婦來調戲,滾滾滾,去去去,鳳凰豈肯配烏鴉。”李大戶見勢不妙,隻能暫時退去,妄想另找機會報複。
這件事過去沒有多久,秋胡告假回家探親來了。
秋胡入伍後屢立奇功,現在已官至中大夫了。他告假回家,看見梅英正在采桑,便更衣來戲弄他的妻子。他說:“小娘子,左右無人,我央求你,采桑不如嫁郎,你順了我吧。”梅英怒罵道:“你這廝,太無禮了。你待要偕比翼,你也曾聽杜宇它那裏口口聲聲攛掇先生,不如歸去。”秋胡還要糾纏,被梅英痛罵了一頓。
梅英夫妻團圓之後,秋胡便命令矩野縣官嚴懲李大戶。於是,縣官立刻派人抓來了李大戶,把他重打四十大板,並關押三個月,罰糧一千石,這些糧食都用於救濟饑民了。
口快心直
【釋義】“口快心直”又作“心直口快”,形容人胸襟坦率,性情直爽,想什麼就說什麼。
【出處】此典出自《元曲選·李逵負荊》:“山兒,你也忒口快心直了。”
杏花村有個名叫王林的人,靠賣酒為生。老伴死得很早,留下一個女兒,名叫滿堂嬌,年方十八,還沒有許配人家。
有一天,賊人宋剛和魯智恩到杏花村喝酒,宋剛自稱是梁山泊頭領宋江,魯智恩自稱是花和尚魯智深。王林不認識宋江和魯智深,以為他們倆真的就是梁山好漢,便熱情接待,還喚女兒滿堂嬌出來敬酒。
宋剛想要討滿堂嬌做壓寨夫人。魯智恩對王林說:“把你女兒與俺宋公明哥哥做壓寨夫人吧,隻借三天,第四天便還你。”說完,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滿堂嬌帶走了。
正好李逵也下山遊玩,聽說宋江和魯智深搶走了王林的女兒,非常惱怒,就立即回山與宋江理論。
見了宋江,李逵連忙恭喜道:“給哥哥道喜!”宋江問道:“喜從何來?”李逵道:“哥哥不是要討壓寨夫人了麼?”然後指著魯智深說:“禿兒,這是你做的好事吧?”魯智深不知怎麼回事,呆呆地默不作聲。李逵恨恨地說:“原來這梁山泊有天無日,我恨不得砍倒這麵杏黃旗。”宋江忙說道:“你這鐵牛,有什麼事也不查個明白,就要提板斧砍倒杏黃旗。”吳學究則在一旁說道:“山兒,你也忒口快心直了。”宋江說:“山兒,你下山喝酒,遇著了什麼人?他們說了些什麼?……”
於是李逵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宋江,宋江堅決否認。李逵不信,便與宋江打賭說:“如果不是你,我願把這個腦袋輸給你。”宋江道:“既然如此,就立下軍令狀,交學究收著。”李逵道:“哪怕指天畫地能瞞鬼,步線行針待哄誰。”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宋江、魯智深和李逵便一道下山去找王林對質。路上,李逵總覺得宋江和魯智深走路太慢,必是心中有鬼,便道:“讓我來給你們逢山開道。”魯智深說:“山兒,我還要你遇水搭橋呢!”李逵道:“你休得順水推舟,偏不許我過河拆橋。”宋江知道李逵的話中有意,便說:“山兒,記得你是八拜之交認我做哥哥的嗎?”李逵拚命地趕路,不覺來到杏花村王林家。對質的結果,搶王林女兒的果然不是宋江。
宋江回山要殺李逵的頭,李逵無話可說。正在這時候,王林來報告說,假宋江、假魯智深送他女兒回來了,已經到了他家。宋江便說:“山兒,你下山把那兩個賊人抓來,恕你無罪。”李逵聽說,連忙謝恩。他說:“真是揉到我山兒的癢處了。管叫甕中捉鱉,手到拿來。”說完飛速下山把兩個賊人捉拿上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