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寶寶2~3個月(1 / 3)

第四章 寶寶2~3個月

寶寶的護理要點

2~3個月的寶寶能夠較長時間地抬頭,四肢的活動日益增多,並且逐漸準確起來。腿部的力量增大,開始關心周圍的事物,對事物產生出興趣,並且做出反應,一逗就會發出歡快的笑聲。喝奶的方式也開始明顯表現出寶寶的不同個性,有的寶寶食量大,喝不飽的時候會哭鬧;有的寶寶食量小,很安靜,相對容易喂養。這個時期的寶寶每天約睡覺18小時,晚間睡眠長於白天。

保暖護理

雖然,此期的寶寶沒有新生兒剛出生時那麼嬌弱,保暖也不再需要那麼麻煩,但是合理保暖還是很有必要的。在冬季、深秋或早春,由於北方家庭有暖氣,一般在室內的時候完全不必擔心寶寶會冷。相反,不要因為怕寶寶冷就給寶寶多穿,這樣會造成熱性濕疹的。給寶寶穿著全棉內衣褲配小襪子外加一件薄薄的小外衣就足夠了。

北方寶寶

雖然北方家庭對小寶寶的保暖護理相對比較容易,但是要知道,北方比較幹燥,灰塵較大,如有條件的家庭,建議你準備一台空氣淨化器或一台加濕器,把居室濕度控製在60%左右為宜。

南方寶寶

而南方地區的小寶寶,由於家庭沒有暖氣,這時,父母可以用熱水袋給寶寶保暖。熱水袋水溫不宜過高,一般50C左右即可。並且要在熱水袋外麵包一層布,置於寶寶包被外麵,不要將熱水袋直接貼在寶寶皮膚上,否則很容易發生皮膚燙傷。在南方家庭,給寶寶穿衣保暖時,也不要將寶寶包得密不透風,因為包裹太多,容易影響寶寶的活動,還可能造成寶寶的皮膚病變。

情緒護理

培養寶寶愉快的情緒,對寶寶的身心健康很有好處。我們可以這麼做,比如爸爸媽媽一有時間,就要多跟寶寶玩,常常要引逗寶寶,也可用手輕輕地撓他的肚皮,引起他揮手蹬腳,甚至咿咿呀呀發聲,或發出“咯咯”的笑聲等方法來培養寶寶的愉快情緒。並注意觀察哪一種動作最容易引起寶寶大笑,經常有意重複這種動作,會使寶寶高興並且大聲笑。

寶寶的笑聲是家庭快樂的源泉,情緒快樂的寶寶不但招人喜愛,也能和別的小朋友合群,是良好性格的開端。

排泄護理

大小便是人天生的非條件生理反射。新生兒期,寶寶的排泄次數多且無規律性。但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大小便次數減少,量增加。所以1~3個月的小寶寶排泄護理則稍不同於新生兒期,這階段排泄護理有新的講究:

盡早培養寶寶排便的習慣

1~3個月的小寶寶,此期每天大便為3~4次,隨著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逐漸減少,到3個月末每天大便1~2次。而小便次數為20次左右,因為出生幾個月的寶寶,膀胱肌肉層較薄,彈性組織發育不完善,膀胱容量小,貯存功能差,神經係統對排尿的控製及調節功能差,腎髒對水的濃縮、稀釋功能亦差。因此,寶寶的小便次數比較多。當然,家長如果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寶寶排便的次數是與進食多少、進水多少都有關係的。盡早培養寶寶良好的大小便習慣,不僅使寶寶的胃腸活動具有規律性,有利於寶寶皮膚的清潔,減少家長洗尿布的麻煩,還可訓練寶寶膀胱儲存功能及括約肌收縮功能。因此,在寶寶滿月前後就應把大小便。

把寶寶大小便的技巧

首先,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排便需求。多數寶寶在大便時會出現腹部鼓勁、臉發紅、發愣等現象。當出現這些現象時,我們就試著給寶寶把便。並且,一般在寶寶睡醒及吃奶後也要及時把便,不要把得過勤,否則易造成尿頻。並且,在給寶寶把便時,其姿勢一定要正確,使寶寶的頭和背部靠在大人身上,而大人的身體不要挺直,寶寶3個月以內還不會反抗。同時把便時,給予寶寶其他的條件刺激,如“噓噓”聲誘導把尿,“嗯嗯”聲促使其大便。剛開始時,寶寶不一定配合,但堅持訓練,相信寶寶會逐漸形成條件反射。

生活用品護理

這個月的嬰兒繼續使用以前的衣物被褥床,不需要更換。這個月的寶寶有時可能會翻身,所以寶寶周圍不要放置物品,尤其是塑料薄膜,這會使嬰兒發生窒息的危險。開始使用嬰兒枕頭,不枕枕頭會使嬰兒感到不舒適了。

特別提示:兩種嬰兒枕頭不能買!不要使用太軟的,因為這麼大的寶寶已經會轉頭,如果把頭側過來,枕頭太軟,就會堵塞寶寶口鼻,這是很危險的。也不適合使用帶凹的馬鞍形枕。這麼大的寶寶不但會轉頭,有溢乳的寶寶,雖然溢乳次數減少,但吐奶量可能會增大,如果是帶凹的枕頭,吐出去的奶可能會堵塞寶寶的口鼻。

寶寶已經能夠握住帶把的玩具,並在麵前晃動,可能會打到臉上,要注意玩具的質地和硬度。寶寶可能會把玩具放到嘴裏,要注意玩具的清潔。

授乳期嬰兒的便便

喝母乳時:喝母乳的寶寶排稀便,便呈蛋黃色且有味,每日排便次數多。因為母乳中的乳糖可抑製大腸吸收水分,每日可排3~8次便,偶爾會超過10次以上或排泡沬便。

喝配方奶時:淺黃色便。跟喝母乳的寶寶比,便中含的水分相對較少,呈泥狀。便的顏色有時呈深黃色或偏綠色。次數是每日2~4次,偶爾便裏混著白粒,這是配方奶沒有完全吸收導致的,家長不必擔心。

混合授乳時:混合授乳的寶寶,排出的便是不稀不幹的中間程度。如果混合授乳時母乳的比率高,就會排出黃色的稀便,配方奶的比率高就會排出混著顆粒的便便。每日排4~5次便,還帶點酸味

堅持防治尿布疹

對3個月內的寶寶來說,仍然要使用尿布,但使用的次數要比新生兒期減少。在家中,可用自製的布尿布,勤換勤洗,使寶寶感到舒服,在換尿布的同時對寶寶的皮膚也是一次撫觸,以滿足寶寶對“皮膚饑餓”的需求。

寶寶的皮膚特別嬌嫩敏感,很多的刺激物質包括尿液、糞便或是潮濕環境,都會對寶寶的皮膚產生刺激,進而產生發炎、潰爛而形成尿布疹,其中尿液中的氨與糞便中的微生物被認為是尿布疹的元凶。感染尿布疹,小寶寶會很痛苦,所以為了預防尿布疹,專家給我們支了以下幾招:

選擇好紙尿褲

首先要全紙的,或棉柔材質、吸汗和透氣性佳的款式,搓一搓,聽聽聲音;然後要比較薄的,大概一塊餅幹厚就行,不要太厚的那種;要有鬆緊搭扣的,腰圍有部分加寬、或是大腿附近的剪裁有增加伸縮功能的,且不會把寶寶弄疼;吸水量大,可以倒些水進行實驗;有凡士林保護層的最好。最後,很重要的一點需要說明,為寶寶選購紙尿褲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是符合國家安全質量標準的合格產品,確保使用衛生、安全。

勤換尿布

患尿布疹的寶寶,小屁股最好保持幹爽,仍要勤換尿布且清水洗淨,避免尿便液留在寶寶的皮膚上造成刺激傷害。必要時帶寶寶到正規的醫院讓醫生診斷處理,不要自己購買藥膏塗抹,避免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

溫水洗屁股

除了要選擇好紙尿褲與合理地更換紙尿褲外,平常媽媽們可在寶寶排泄完後,用溫水輕輕衝洗寶寶的小屁股,再用純棉布輕輕按壓即可。等小屁股幹爽後再用較油性的潤膚乳塗抹,以形成保護膜。這樣就可以較好地預防尿布疹。另外,也可以在寶寶剛換下尿布後,讓小屁股不包尿布,透氣約1小時,這對預防尿布疹感染也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