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8章(1 / 2)

慶元二十二年,六月十七,戌亥交替,金針娘娘辭世,享年四十二歲。

靈堂設在金銀繡莊,棺柩隻停放七天,蘇慕亭擔了守靈的活。金針娘娘一生節儉,信道,追求無為,秦姑娘知道她的秉性,喪事一切從簡,但是繡莊上下全自願縞冠素紕。

因沒有對外訃聞,除上京之外,知此噩耗的甚少。待到出喪日,前來祭送奠儀的人也有半條街,走出城門口,桂子看見城牆邊停了輛不起眼的馬車,兩位素服老婦人立於馬車旁。桂子拉了下秦姑娘衣裳下擺,秦姑娘轉頭,也看見馬車,於是讓隊伍繼續前行,她則帶著桂子走到馬車前,躬身福了福,恭請聖安。

一位老婦人打起簾子,另一位老婦人扶著秦姑娘登上馬車,待她進去之後,又放下簾子。

眼前之人白衣銀簪,粉麵櫻唇,因保養得宜,看起來不過二十七八,因痛哭過,一雙鳳目又紅又腫。

女子輕啟朱唇,嗓音沙啞,“我來送送她。”

秦姑娘點頭,安慰她道:“她離世時並無傷痛,也算善終。”

女子輕咬朱唇,黑漆漆的眸子泛著水光,“她真是天下第一狠心之人,仍不願原諒我!”

秦姑娘陪著她掉淚,沉默半響,輕聲道:“一直以來,她從未改過繡莊名字。”

“當真?”女子抬頭,期待地看著秦姑娘。

秦姑娘點頭,她不能原諒的,隻是她自己而已。

女子止住淚,問秦姑娘:“聽說,你要一直留在繡莊?”聽見秦姑娘答“是”,女子又說道:“當初留你下來,是不放心她,是建議,不是命令,卻禁錮了你大半輩子,現今她已經走了,你不必再如此執著。”

“我習慣了。”秦姑娘輕聲回答,心裏發澀。

年輕的時候,她曾想進宮,也想回家侍親,想過許多,卻哪裏都去不了,到了現在這把年紀,父母早已作古,親戚疏遠了,便親密似她,當初同桌而食、同床而眠的小姐,如今麵對麵坐著,卻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麼。

老了,哪裏都不想去。

金針娘娘生前的資產,由秦姑娘全權處理,一些常用的輕便東西分給繡莊繡娘和朋友們留作念想,幾處房產全變賣折現,捐給各個道觀。金銀繡莊則由蘇慕亭和大妹共同繼承,蘇慕亭主內,大妹主外。

任命下來之後,有繡娘不服,若是蘇慕亭還好說,但是大妹的資曆完全比不上她們,繡娘心有怒氣,卻不敢在秦姑娘麵前表示,於是明裏暗裏在蘇慕亭麵前挑撥兩人關係。

照顧金針娘娘這個把月裏,蘇慕亭經曆良多,是人是鬼她分得清楚,原本與大妹之間有嫌隙,但是看見大妹並沒有像其他繡娘一樣削尖腦袋往金針娘娘房裏鑽,反而主動疏遠避嫌,很令她感動。蘇慕亭知道大妹是自願把機會讓給自己的,至於繡莊的繼承權一分為二,則是秦姑娘的考慮。有時候,人爭的不是具體實物,而是一口氣,了解大妹是真心對待自己的,蘇慕亭自然而然也就放下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