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1 / 1)

一輛氣派的大馬車停在孫家繡坊門外,一位錦衣羅裙的俊俏丫頭首先從馬車下來,扶出一位穿戴貴氣的婦人。婦人下人,丫頭走到門房處送上拜帖,詢問孫大娘在何處。

門房不識字,問丫頭得知是郡城鄭家染坊的來客,忙收起請帖,恭敬地將兩人迎進繡坊。

大妹從孫大娘房裏出來,麵對麵碰到婦人,認出是蘇姑姑近旁伺候的張嬸,於是福了福身子,向她請安。

張嬸連忙說道:“不敢當。”攜了大妹的手進裏麵去見孫大娘。

孫大娘不知客至,丟下手頭的活計起身,聽大妹介紹才知是全郡最大染坊鄭家鄭夫人的身邊人,隻是鄭家路遠,她們繡坊向來與她們毫無瓜葛,不知鄭家的人怎麼會找上門來,遂一麵吩咐下人奉茶,一麵請張嬸上座。

原來鄭夫人來東淩縣辦事,因脫不開身,讓張嬸代為前來,想和孫大娘談筆生意。鄭家新染了一批竹枝圖的宋錦,覺得圖案太素,想要在錦布上加些刺繡,是以來找孫家繡坊合作。布匹數量頗多,好在時間不緊,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慢慢做,孫大娘滿心歡喜地答應。

過幾個月便逢郡守母親大壽,鄭夫人準備送上一幅八仙賀壽圖,圖紙已由鄭夫人畫好,需要孫大娘安排一位針法嫻熟的繡娘完成。

正好大妹就在旁邊,孫大娘將此事交付給大妹。張嬸對大妹點點頭,與孫大娘說笑一回,喝完一盞茶便走了。

送張嬸出門,孫大娘牽著大妹的手回來,恭喜她道:“你的好事要來了!”鄭家染坊遠在郡城,且與孫家繡坊素無往來,名聲又這麼大,為何繞開城中這麼多家大繡莊,偏偏與他們小繡坊合作?孫大娘百思不得其解,唯有把功勞歸在大妹身上。聽說鄭家有個獨子,鄭夫人是見過大妹的。

聽孫大娘這麼說,大妹心裏不快,因此未接話。鄭恒與梅家小姐早已下了文定,隻是有無成親還未聽說,不管有無成親,她們都是兩條道上的人,不欲有什麼瓜葛。

大妹拿了圖樣出去,走到繡架前展開,發現圖上眾仙人衣袂飄飄,手拿各樣法器,高低不一立在東海之上,笑意盈盈,似乎乘風破浪而來,筆力渾厚,骨力遒勁,意境灑脫,不似女子手臂,遂仔細尋找,竟讓他在呂洞賓的袖底找到“雲蹤客”三個字,知是鄭恒所作。

暮春時節,夏日將近,大妹覺得手腳無力,遂將圖紙壓在窗台邊的案幾上,去廚房舀碗綠豆湯喝。

到晚間就寢時分,突然雷聲鳴鳴,緊接著風雨大作,狂風將樹枝打得啪啪響。大雨傾瀉在屋頂上,又沿著瓦溝倒下來,嘩啦啦掉在地上,不一會兒就把屋簷下的幾口大缸都灌滿水。大妹披衣起來,本想關窗,卻覺得大風卷裹著雨絲吹進來,一襲身上憋悶,遂貪涼多站了一會兒,突聽繡樓那邊傳來“哐當……哐當……”的聲音,隱隱約約,不太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