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章(1 / 3)

公主別逞強(唐純)

楔子

金碧王朝天曆三十七年,國家安定,四海升平。王朝版圖西起麒麟山麓,南接瀚海,北鄰朔藏平原,東抵莽莽森林。

國家空前繁榮,百姓安居樂業。

將近百多年的太平盛世,讓那些金戈鐵馬,沙場征伐都已淡遠成曆史中的傳奇。

國人久不習武,貴族士大夫們附庸風雅,平民百姓則以金榜題名為終生職誌,一時之間,重文輕武之風由朝堂之上一路席卷至尋常陋巷。

街頭巷尾,隻餘吟詩誦對之聲,而絕無習武強身之音。

咦?

等等……不對。

這“嘿喲”、“嘿喲”的稚嫩童音又是從何而來?

天光才剛剛透亮,沿著碧瓦朱簷的高牆慢慢尋往疊翠流金的王府後院,在層層假山石中,找到一個七八歲的小小少年。

少年粉麵朱唇,眉目如畫,若不是頭上戴著束發的金冠,很可能讓人一錯眼便誤認作女娃娃了。

“七少爺!”

“慕白……”容色端麗的美婦雙足頓在假山石前,微微蹙了蹙眉。

“娘!”隱在假山之後的少年一下子跳出來,拍拍手上的泥巴,小臉蛋上漾出天真童稚的笑容,“娘您好棒喔,每次都是您第一個找到孩兒。”

美婦拿手絹擦著少年臉上的泥土,秀眉輕展,“可是,你又為什麼每次都躲到這裏來呢?”

“這裏陽光好,空氣好,而且……”少年眼珠一轉,嘻嘻笑道,“而且好讀書嘛。”

“喔,原來七少爺是躲在這裏讀書啊!”美婦身後與他差不多年紀的小丫鬟撲哧一笑。

少年看她一眼,笑眯眯地,也不著惱,“杏兒若不信,明兒可以自個來試試。”

“哎,我是不成啦,”名喚杏兒的小丫鬟連連擺手,“少爺那麼聰明,都把‘之乎者也’念成‘嘿喲嘿喲’了,杏兒如果到這裏來讀書,將來豈不滿口‘哇呀呱啦’?”

“什麼亂七八糟?”美婦人忍不住微笑著輕斥。

杏兒趕緊吐吐舌頭,躲到婦人身後。

倒是那少年,哈哈大笑起來,“沒錯沒錯,杏丫頭說得有理!這兒雖然有花有草,有清風有白雲,但,不太安全倒是真的……”語聲陡然一低,一雙黑眸滴溜溜地掃過來掃過去,有意製造恐怖的氛圍。

但——

不、太、安、全?

有沒有搞錯?

放眼整個京城,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已十載有餘,更何況,這裏是靖安王府哎,金碧王朝能坐擁如此遼闊的版圖,皇朝子民能如此安居樂業,周邊蠻夷小國能如此誠惶誠恐、俯首稱臣,全部都是靖安王的功勞。

雖然,現今的靖安王爺,也就是美婦人的夫君、小小少年的父親,隻不過是承襲了祖宗的爵位,沒啥功勳可言,但,王府威嚴仍在,就連皇上也要禮讓三分,有哪個肖小敢對王府不敬?

杏兒不以為然地撇了撇嘴。

七少爺在說謊,肯、定、是!

看著杏兒那一臉不屑的表情,少年微微一笑,突然伸手拉住她的手臂。

“哎哎,七少爺!”杏兒嚇了一跳。

腳下卻不能停,被小少年拖著帶進了假山後麵。

哇啊——

一腳沒踩穩,跌了一個狗啃泥。

“嗚嗚……夫人哪……”杏兒“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少年扶她站起來,拍拍她衣服上的泥土,表情很無辜的樣子,“是你不信的嘛,我說這裏不太安全。”

所以才會“嘿喲嘿喲”的啊。

“好了,不要鬧了。”

“娘……”少年還待分辯。

“我知道你心裏在打什麼主意。”美婦人美眸微微一眯,唇角上揚。

小小少年倏然住口,滿臉驚懼地站在一旁,垂頭聽訓。連杏兒都嚇得止住了哭聲。

夫人越笑,表示她越生氣。說話的口氣越輕,警告的意味越濃。

可見這一次,七少爺錯得有多離譜。

但,七少爺這樣跟小丫頭們開玩笑,也不是第一次了呀,她不介意的,真的不介意。哎呀,是不是剛才她的哭聲太大太吵了點?

“你躲在這裏是想偷偷學武,對不對?”語聲輕柔,若春風拂麵。

少年不敢答腔。

“我問你是不是?”

“是,但是……”

“沒什麼但是,”美婦頓了一下,語氣稍稍平緩了一點,不再那麼輕柔,似乎也比較不太生氣了,“你爹不是跟你說過?你的體質根本不適合練武,就算勉強學個十年八年,你也隻能學到王府護衛的十分之一。娘是不想耽擱你,才讓你棄武習文。你頭腦聰明,過目不忘,連先生都對你倍加讚譽,為什麼你要舍易求難呢?”

靖安王府裏絕沒有庸才。

同樣是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何不選一條比較容易走的道路?

“娘!”少年忽然歎了一口氣,那模樣好似一下子老成了十歲,“我明白的,靖安王府需要的不再是將軍,而是……狀元!”

這年,靖安王府終於有了擺脫一門莽夫這種尷尬境況的希望。

十五年後。

“我要親選駙馬!”

皇宮內苑——

富麗端雅的雍華宮內猛地爆發出一聲清脆的宣言。

“唔……”好歹他是一國之君,不能失態。硬生生吞下差點一口噴出去的茶汁,金碧王朝的第五任天子金宣帝整了整儀容,“你說什麼?”

“親自挑選駙馬。”端坐在父皇對麵的九公主眼也不眨地重複完剛剛說的字句。

“沒這個先例。”宣帝重重放下茶盞,對皇後使了個求助的眼色。

皇後無子,隻得一女,出於對皇後的敬重,他對這個女兒便格外的偏愛。是以才養成了她刁蠻任性,誓不驚人不罷休的個性。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九丫頭,雖然性子刁鑽了一點,思想古怪了一點,脾氣倔強了一點,言辭也潑辣了一點,但,其實也不失為一個俏麗活潑、人見人愛的皇家公主呀。

卻不知為何,公主都快年滿十八歲了,前來提親的王孫貴胄卻寥寥可數。這與她之前的幾個姐姐相比,不啻於天壤之別。

都說皇帝女兒不愁嫁,他這個做皇帝的,卻實實頭疼起了最心愛的女兒的嫁事。

“珂珂,你是不是看中了哪一家公子?”清雅的嗓音淡淡含笑,皇後娘娘可不若宣帝那麼吃驚。

到底,知女莫若母嘛。

但——

金珂珂坦然搖首,“沒有。”

放眼整個京城,能讓她金珂珂看在眼裏的男子,大概還未出世呢。

不過,她的婚事一拖再拖,眼見得父皇越來越著急,她這個做女兒的也得盡盡孝心是不是?出出主意,為自己謀劃謀劃,也算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了,總好被過急不及待的父皇隨隨便便把她指給哪家草包少爺吧?

“既然沒有,何不索性讓父皇為你做主?聽說今科狀元文采好、品貌佳,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金珂珂撲哧一笑,水眸輕揚,“母後是在選臣子呢?還是在選駙馬?”

她可不要什麼所謂的人才。

金碧王朝的人才,幾十年如一日,說白了,就是一個大傻冒。

“好,狀元不行,那探花可以吧?”皇後娘娘有的是耐心。

珂珂無力地翻了翻眼睛,“母後,狀元探花榜眼不都是一個樣?”

“這……”

皇後還待勸解,卻被宣帝威嚴的嗓聲給打斷了,“那麼你說,究竟什麼樣的男子才能合你的心意?”

“女兒若說了,父皇允還是不允?”這個可要問清楚了,君無戲言,到時候父皇可不能反悔。

俏麗的容顏從容泛笑。

宣帝無奈搖頭,“朕若不允,豈不會淪為天下之笑柄?”罷罷,無論怎樣,總比有個嫁不出去的公主來得好吧?

聞聽此言,金珂珂倏地站了起來,精巧下頜傲然揚起,大眼兒綻出光彩,“女兒要嫁的是臥馬挽弓、倚劍笑天的大英雄!大豪傑!”

“啪”的一聲,那盞被捧起又放下,放下又捧起的細瓷茶碗終於碎裂一地。

翻開泛黃的紙頁,在金碧皇朝的曆史之中,記載著這樣一則傳奇。

五百多年前——

金碧王朝立朝之初,四野狼環虎伺,朝廷內憂外患。

麒麟山以北連接著朔藏平原的蠻族部落,舉剛剛興起的草原雄鷹戈罕部為首,集結大小一十六部,發兵十萬,直逼南進最後一關——祈台關。

邊疆告急,大將軍謝鐵衣臨危授命,率五萬增援大軍掛帥出征。

大軍一出,朝廷再無可遣之兵,存亡在此一舉。

城外十裏坡,皇帝親自設筵,文武百官列隊相送。時值春暖,大雁北歸。金文帝唏噓不已地望著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