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高校心理危機幹預亟待健全(1 / 2)

10月11日,南京市江寧區某高校一女生自殺身亡,此前一個月前,該校已有一名男生上吊自殺。

10月9日淩晨,南京某高校浦口校區,一名研究生從宿舍樓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9月30日,南京某重點大學一女生在家中跳樓自殺……

據了解,自2007年以來,南京已有多所高校發生過學生自殺事件,有的學校甚至不止一起。

一項對國內16所高校學生自殺狀況的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大學生自殺存在著一個明顯的特征—“自殺傳染”,僅2007年春季,北京地區大學生自殺人數超過20人。

南京中醫藥大學心理谘詢中心主任、心理係副主任沈永健教授說,大學生是自殺的高危人群,自殺率是其他同齡人的2~4倍,且有上升趨勢。大學生自殺明顯存在著一個“鏈式效應”,有自殺傾向的學生得知他人自殺後容易效仿。因此,構建心理危機幹預網絡,是預防大學生自殺最有效的手段。

1、兩成大學生有心理障礙究竟是什麼?

南京中醫大學某係學生小林,熱情、溫和、有禮貌。記者見到他時,小林正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主任沈永健教授的辦公室看書學習,還友善地朝記者笑了笑。

“他實際上是強迫性思維,已經有3年病史,在這裏接受治療有一年多了。”沈永健介紹說,像這樣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接受他治療的就有十幾個。這些學生可以隨時推門進入他的辦公室看書學習,放鬆自己。沈永健稱這種治療方式叫做“長程捆綁式”治療。

作為知名心理谘詢專家,沈永健經常到南京各大高校開展心理谘詢講座。他說,近兩年,大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嚴重,已經受到高校的廣泛關注。大一新生入學後,高校都會為其建立心理檔案,從心理檔案來看,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占到了18%~25%。

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同學,高校采取的作法一般是班主任或心理輔導員先找其談心,如果情況仍不見好轉,會將之轉到學校的心理谘詢中心。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也可以直接打預約電話,到心理谘詢中心接受治療。

據了解,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谘詢中心每年接待的學生有600人之多,其他各高校也均有數百人。

2、大學生自殺的六大原因

沈永健介紹,根據有關調查,在35例大學生自殺案例中,幾乎每名自殺者都有不等程度的人格障礙和情緒失調。在接受采訪時,心理專家分析了大學生自殺的六大原因。

“不適應大學的學習環境,人際交往困難是比較突出的問題,”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曹加平老師說,很多學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不能夠適應角色,不能很快融入大學生活。有學生感覺大學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像高中時那樣單純,功利色彩多一點,有了心裏話不知和誰講,就悶在心裏;有學生希望與人有交往活動,但認為自己沒有交往能力;有交往活動的學生,產生矛盾又不知如何解決,如同學總是借錢不還之類的小問題。

獨立性差也是造成心理問題一個主要原因。南京師範大學輔導員季春紅說,現在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平時在家一切都由父母打理,一旦離開家門,生活的種種問題突然擺在他們麵前,一時找不到解決的途徑。有的學生甚至沒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極有可能引起心理嚴重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