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藿菜湯
戰國時期,鄭之叔逃難逃到荒僻野村,餓得全身乏力。村裏的農夫把藿菜煮成湯給他
吃,他覺得
味道特別鮮美。後來,他回到城裏還時常想起藿菜湯的
鮮美味道。
於是,他叫人特地去買了藿菜做湯給他吃。可是一
嚐,覺得味道不好,吃不下去了。
鬱離子說:“藿菜的味道不會變,會變的是人的心境。有的人一得勢就翻臉不認人。
”
濟水商人
有一個商人在渡濟水時,濟水突然暴漲,把他的船衝走了,他落水了,後來抓到一根
大木棍,在水中拚命掙紮。
有一個漁夫駕
船去救他。當船未到時,那商人著急地呼喊著說:“我是
濟水邊有錢有勢的人。假如你救了我的話,給你一百金。”等
到漁夫載著他送到岸邊,卻隻給了漁夫十金。漁夫說:
“剛才你還答應給我一百金,現在卻隻給十金,恐怕不好吧!”
商人忽然把臉一變,怒氣衝衝地說:“你一個打魚的人,
一天能夠掙多少?現在一下子便得到十金,還嫌少了
嗎?”漁夫十分沮喪地走開了。
另一天,那商人又乘船從濟水渡過,很不幸船又被水衝走了。漁夫也恰好在那
裏。別人說:“何不去救他
呢?”漁夫說:“這個人是個不守信用的人。”大家都不願意去救那個商人。商人便被水
淹死了。
人貴在守信,誠信為本,走到哪裏都會有人幫你。
鄭有躁人
鄭國有一個性格十分暴躁的人。他射箭沒
有命中目標便把靶子砸碎,下棋贏不了對方便把棋子咬
爛。別人對他說:“這不是箭靶與棋子的過錯啊。你何
不反過來從主觀方麵考慮一下呢?”他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得病死了。
畏鬼致盜
楚國有一個人很迷信,他相信世上有惡鬼,很怕惡鬼上門找他麻煩,隻要有絲毫風吹
草動他都會以為是惡鬼來找他麻煩。
小偷得知這一情況,便
乘著夜晚潛伏在牆邊裝做鬼叫。那楚人心中恐慌,連瞟
一眼都不敢。像這樣搞了四五次,小偷便放心大膽地進入他的房間,偷
光了他家收藏的財物。有人騙他說:“這的確是鬼拿去
了。”他雖然有些疑惑,但暗地裏卻認為講得對。
沒過多久,他家原先被小偷盜去的財物又回到了他的家裏,他也認為是鬼幫他拿回來的。
玄石戒酒
古時候有一個名叫玄石的人,他嗜酒如命。有一次
,他
被酒醉倒了,酒力像火一樣,熏灼他的五髒,蒸煮他的肌
肉骨骼,身體好像要裂開一樣,各種藥物都治不了。過
了三天才恢複了過來。他對同伴說:“我知道酒能夠害死人。我再不敢飲酒了。”停了
不到一個月,飲酒的同
伴來了,對他說:“試著嚐一點吧。”開始他隻喝了三杯便
停止了。第二天增加到了五杯,第三天便增加到十
杯,第四天便大杯大杯地往肚裏灌了。他完全忘
記了過去的教訓,最後他被酒醉死了。
鄭人乘涼
鄭國有一個人非常怕熱,經常躲到大樹下乘涼。太陽在空
中轉動,
樹影在地上移動,他不停地移動涼席,緊緊追隨著樹影。到了
黃昏,他又把涼席鋪在樹下。一會兒,月亮出來了。月
亮在空中轉動,樹影在地上移動。他又不停地移動涼
席,追著樹蔭跑,可是,他又擔心露水沾濕一身。漸漸
地,月亮當頂了,樹蔭縮得愈來愈小了。他就徑直躲到
樹底下,露水越積越多,把他沾得全身濕透。這個人
白天乘涼的辦法很妙,但晚上那種乘涼的方法卻顯得很不明智。
請君入甕
武則天手下有兩個酷吏,一個叫周興,另一個叫來俊臣。有人誣告周興要密謀造反,武
則天命來俊臣審訊周興。
接到命令時,
來俊臣正在跟周興一起邊研究案情,邊吃飯。來俊臣假裝向周興請教:“囚犯
大多不肯招供,你看應該采用什
麼法子?”周興說:“這很簡單,先設一隻大壇子,用旺火燒開壇子裏的水,把囚犯押到壇
前審訊,誰敢不招供?”來俊臣便找來一隻大壇子,按周興所說的用旺火燒開壇子裏的水。
然後,站起身對周興說:“皇宮裏傳
出密件要審訊你老兄,請你到壇子裏去吧!”周興大吃一驚,馬上給來俊臣磕頭,並且認了
罪。
東郭先生
有一隻凶惡的狼被晉國大夫趙簡子用箭射傷了。狼為了逃命,忍痛狂逃。趙簡子在後麵
緊追不舍。
這時,有一位讀書人叫東郭先生,正背著書袋趕
路,碰到了受傷的狼。
狼跑到東郭先生麵前苦苦哀求道:“好心的先生,
我已受了箭傷,後麵有獵人追來了。請救救我吧!”
東郭先生看著狼這副可憐相,動了惻隱之心,答應
救它,便從袋裏取出書本,讓狼躲進書袋裏,用繩把書
袋縛住。
過了一會兒,趙簡子趕到了,問東郭先生:“你看見一隻受傷的狼嗎?”
東郭先生說:“沒有看見。”
等趙簡子走遠後,東郭先生把狼從書袋裏放出來。
狼說:“謝謝你救了我,可是現在我的肚子餓極
了,不吃東西也要餓死。好心的先生,你救我就救到
底,讓我把你吃了吧。”
說著,狼齜牙露齒地要吃東郭先生。
東郭先生說:“我救了你,你反而要吃我,你真是忘恩負義啊。”
狼說:“別把那書呆子氣傳染到我身上,沒辦法了,我吃定你了!”
東郭先生說:“既然這樣,那你先答應我一個條件,讓我們
去請教三位老者,如果他們認為我該讓你吃,你就吃掉
我;如果他們認為你不該吃我,那你就不要吃我。好嗎?”
狼答應了,就跟東郭先生一起往前走。
他們看到一棵老杏樹。狼說:“就問這位老者吧!”
東郭先生上前恭恭敬敬地向老杏樹作了一個揖,
把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然後問:“像這樣,狼應該吃
我嗎?”
老杏樹說:“我已經活了幾十年,每年我長杏子給
人吃。老園丁還把杏子拿到市場去賣,賺一些錢。現
在我老了,光開花不會結果了,老園丁就要砍倒我運到
木工鋪裏去換錢。你看,人是多麼無情!你對狼有什
麼恩情?照我看來,狼應該吃掉你!”
聽了老杏樹的這番話,狼張牙舞爪地衝向東郭先
生,要吃掉他。
東郭先生說:“且慢!你不能失信。當初約定要請
教三位老者,現在還要去請教另外二位。”
狼隻得再跟東郭先生一起往前走。
看見前麵有一頭老黃牛在道旁吃草。
狼說:“就問問老黃牛吧。”
東郭先生走上前去,有禮貌地向老黃牛施禮,再把
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問道:“請你評評理,狼應該吃
我嗎?”
老黃牛聽了說:“老杏樹的話說得不錯。想當初我
年輕力壯時,農夫用我來耕田、拉車和幹一些重活。農
夫家吃的、用的,甚至娶親、生兒育女所花的錢都是我掙來的。我的功勞可不小。可
是,如今我老了,農夫嫌
我沒有用,他想把我宰了,吃我的肉,剝我的皮。我知
道他不久就要殺我了。人是多麼沒有情義呀!你
對狼也沒有什麼恩情。依我看,狼應該吃掉你!”
狼聽了很高興,又要張牙舞爪撲向東郭先生。
東郭先生急忙說:“不要急,不要急,還得問第三位
老者。”
東郭先生和狼又向前走了一段路,遇見一位白發
蒼蒼的老頭子。
東郭先生又驚又喜,趕快迎上去,跪在地上哀求:
“老公公,求你說句公道話,救救我的命吧!”接著,東郭
先生把事情從頭到尾向老人敘述了一遍。
狼對老人說:“我們約定聽聽三位老者的意見,已
有二位老者同意我吃了他。現在請你說說看,我應該
不應該吃他?”
老人說:“我年紀大了,聽不明白你們說的事情。
我不知道這麼小的書袋怎麼能裝得下偌大的狼。你們
不妨再重新做一遍讓我看看,然後我再說出我的意
見。”
狼同意老人的建議。東郭先生把書袋口張開,狼
就鑽進了裏麵。隨後,東郭先生用繩把書袋口縛緊。
這時,老人對東郭先生說:“你是好心的人,但你太
愚蠢了!怎麼能對吃人的惡狼講仁慈呢?你差一點兒送
了自己的性命。你應該從這件事接受教訓哪!”
老人問東郭先生帶了利器沒有。東郭先生拿出一枝毛筆,老人把毛筆還給了東郭先生,
到大路邊撿了一塊大石頭,兩下就把書袋裏的狼砸死了。
按圖索驥
伯樂是遠近聞名的相馬行家。他寫了一部《相馬經》,
把自己相馬的心得和經驗都記載在了裏麵。
《相馬經》上說千裏馬的特征是“高高的額頭,滾圓的眼
睛,蹄子圓而端正。”
伯樂的兒子便拿著《相馬經》,照書上說的樣子去
尋找千裏馬。
他一出門就看見了一隻大癩蛤蟆,便回來對父親
說:“我已找到一匹千裏馬。樣子和書上說的差不多,
隻是蹄子不大相像罷了。”
伯樂看看那隻大癩蛤蟆又看看他兒子,哭笑不得,說:“你找的這匹千裏馬不會駕車呀
!乖兒子,你再去找吧!”
猩猩喝酒
森林裏的猩猩也是嗜愛喝酒的。
獵人為了捉猩猩,常在山腳下擺放大壇的甜酒,壇
旁放著大大小小的酒杯。同時把編織成的草鞋,一雙
雙勾連在一起,也放在地上。
猩猩看見了,知道這是引誘它們的,不敢去喝酒。
過了一會兒,其中有一隻猩猩對它的同伴說:“酒
香純正,我們小心一點,隻喝一點就行了。”
大家同意,各拿起小酒杯到酒壇裏舀了一杯,喝完
便走開。
“沒有什麼,沒有什麼。”眾猩猩都這樣說。
過了一會兒,便各自拿起大酒杯到酒壇裏舀了一杯,
喝了又走開。
猩猩覺得酒味太美,實在忍耐不住,便大杯大杯地喝
起來,得意忘形,都喝醉了。
醉了以後,便互相嬉笑玩耍,把草鞋都穿上腳。
這時候,山下的獵人便趕來捉拿。猩猩們因草鞋
勾連在一起,再也跑不動,驚慌失措,互相踐踏,全部都被獵人捉住了。
猱吃虎腦
猱是一種猴子,身體小,爪子鋒利,善於攀援和爬
樹。猱喜歡吃虎腦。它是怎樣吃到虎腦的呢?
老虎頭上發癢,便叫猱來為它搔癢。
猱在老虎頭上搔了個洞。老虎隻是感到特別舒服
而沒有發覺。猱便慢慢地從腦洞裏取出老虎的腦漿來
吃,它還把一點腦漿獻給老虎說:“大王,我偶然得到一
點葷腥,不敢自己吃,特來獻給您!”
老虎讚歎說:“猱對我真是忠心耿耿啊!猱,你小子有前途!
”
老虎吃著自己的腦漿還不知道。
時間一久,老虎的腦袋吃空了,疼痛發作。老虎發覺
自己上了當,再去追趕猱。猱早已爬到高高的樹上去了。
老虎沒有腦漿,最後疼痛而死。
兄弟射雁
古時候,有兄弟倆人看見一隻大雁從頭頂飛過,兄弟倆都拉弓搭箭,準備把大雁射
下來。哥哥說:“射下來煮著吃。”弟弟搶著說:“烤著吃好一些。”
“煮著好吃一些。”
“烤了好吃一些。”
兄弟倆爭執不下,便去向一個老人請教如何吃雁。
老人叫他們把大雁剖開,煮一半,烤一半。
兄弟兩人認為這個辦法很好,再去射雁時,大雁早已飛走了。
搔癢
從前,有一個人不勤洗澡,所以他的
皮膚經常發癢。叫他兒子找癢處搔,找了三
處都找不著;叫他妻子找,找了五處還是找不著。那個人
發脾氣說:“老婆、孩子是貼心的人,為什麼找癢處都找不到?”便自己伸手,一
搔就搔到了癢處,自己的癢處還是自己最清楚。
和尚何在
有一個和尚犯了罪,由一個鄉官押解他到邊關去充軍勞役。
夜裏,他們投宿在旅店裏。鄉官是一個酒鬼,狡黠的和尚便用酒灌醉了鄉官,而後拿
出剃刀把鄉
官的頭發剃了個精光,又取下自己的木枷給鄉官戴上。
然後,和尚乘機逃跑了。
第二天早上,鄉官醒來,不見了和尚,嚇得目瞪口
呆,便到處搜尋。
最後,他發覺木枷套在了自己身上,一摸自己的頭,頭發都
被剃光了,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氣:“和尚還在,但我到哪裏去了?”
粗脖子病
南歧地方的水質很差但有點甜。飲這種水的人會得粗脖子病。當地居民都是粗脖子。
外地的人到了那個地方,當地男女老少都圍著看,
並且嘲笑說:“這個人的脖子多麼奇怪呀,那麼細,完全
和我們的不同!”
外地人說:“你們的脖子粗,是一種疾病,要趕快醫
治才對。我脖子細有什麼好奇怪的呀?”
當地人說:“我們這裏的人都是粗脖子的,為什麼
要醫治啊?”
當地人反而都認為粗脖子很漂亮。
膽小的人駕船
楚國有一個人想學一門手藝,他覺得駕船容易學會,便去學駕船
。開始時,無論掉
頭、轉彎、操槳、使舵,或快或慢,都聽老師的教導。而
後,他在沙洲上試著自行駕船。想朝哪個方向行駛,就
朝哪個方向行駛,完全按自己的意思駕船。這樣,他認為
自己的駕船技術已經完全學好了,便辭別老師而去。
有一次,他駕船在大江上行駛,天氣突然變化,片刻之間便大雨滂沱,緊接著又遇上了
急流險灘。他從來沒有經曆過大風大浪,被嚇壞了,扔掉船舵,跳水逃去。
窮人和富人
有一個窮人很有骨氣,人窮誌不窮。他從來不去討好富人。
富人對他說:“我有錢,大家都奉承我,你為什麼不
奉承我?”
窮人說:“你雖有錢,又不肯白白給我,我為什麼要
奉承你?
富人說:“那麼,我把自己的錢給你一些,你奉
承我嗎?”
窮人搖搖頭:“這不公平,我不會奉承你的。”
富人說:“我把自己的錢分一半給你,你奉承我嗎?”
窮人說:“我的錢和你一樣多了,何必要奉承你!”
富人說:“那麼,我把自己的錢全給了你,你總該奉
承我了吧!”
窮人笑道,說:“你真笨,我比你有錢了,應該是你來奉承我才對。”
一毛不拔
有一隻猴子,對菩薩說:“做猴子太苦了,請把我變
做人吧!”
菩薩說:“好辦。不過你要做人,必須把身上的毛拔光。”
猴子說:“我照辦就是。”
於是,菩薩叫小鬼替猴子拔毛。
誰知才拔第一根毛,猴子大叫:“痛啊!痛啊!我
受不了了!”
菩薩笑道:“做人怎麼能一毛不拔呢?”
靶神助戰
有一個將軍領兵外出打仗。還未開戰,他們便被敵人打得大敗。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
神仙從天而降幫助他們打敗了敵軍。
將軍連忙向神仙跪下叩頭說:“請問神仙大名?”
神仙說:“我是靶子神。”
將軍說:“小將我有什麼功德,敢勞尊神來相救
呢?”
神仙說:“你對我的大恩大德我怎麼敢忘記呢,你肯定還記得平時在校場射靶,你是從
來沒有射中靶子的呀。”
外科醫生
有一個將軍打仗的時候,被敵人射了一箭,他扔下戰刀。跑來請外
科醫生醫治。
外科醫生拿剪刀剪去露在外麵的箭杆說:“好了!”
將士說:“箭頭還在裏麵哪!”
醫生說:“我是外科醫生,隻管外科;箭頭在裏麵,
那是內科醫生的事。”
吏人立誓
從前,有一個小吏貪贓枉法,罪孽深重,碰上大赦沒
受到處罰。他於是賭咒說:“以後再受賄,用手接人家
的錢,就長惡瘡死掉!”沒過多久,有一個打官司的人,送
他一筆錢希望贏得官司。這個小吏,因為賭了咒不
敢用手接錢。猶豫了一會兒,想出一個辦法說:“我的手是不會再接別人的錢了,但我的靴
筒還沒有接受過錢呢。”
翠鳥做巢
翠鳥為了自身的安全,它把鳥巢搭在樹梢上。
它們生了蛋,怕蛋滑下來打破,便把巢做在較
低的地方。等小鳥從蛋裏孵出來,它們擔心小鳥從巢
裏掉下來跌死,立刻又做了一個離地麵較近的新巢,搬
進新巢來住。它們每天辛勤銜食,哺育小鳥。聽著小
鳥們吱吱唧唧的叫聲,它們高興極了。等到小鳥羽毛
漸漸豐滿,更加愛護,更加擔心小鳥一不留神摔死,便做了一個
離地麵更近的新巢,全家搬進去住。但是,它們家的巢離人太近了,小孩伸手便能捉到它們
。
狼 掛 鉤
天黑了,有一個屠夫挑著一擔沒有賣完的豬肉急急忙忙回家。忽
然,一隻狼跑來,看見擔中的肉,饞得流出了口水。屠
夫看到了狼,嚇得疾步而行,狼在後麵緊緊跟著,沒有半點鬆懈的意思
。屠夫
害怕了,便拿出白光晃晃的屠刀,狼稍微退後了一些。
待屠夫挑擔一走,狼又跟上來了。
屠夫實在擺脫不掉狼,在心中盤算起來:狼想要
的,無非是擔中的肉。不如暫且把肉掛在樹上,待明天
一早再來取也不遲。於是,他用鐵鉤兒鉤好肉,踮著腳
把肉掛在了樹杈上,又特地讓狼看看那空空的擔子。
狼這才停止了追趕。這時,屠夫便撒腿飛跑回了家。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屠夫就去取肉。他遠遠地看
見那樹上懸掛著一個巨大的家夥,好像是一個人吊死
在那裏,可把他嚇壞了。他猶豫了片刻,遲疑地走
近一看,原來是昨天那隻狼吊死在那裏了。屠夫抬頭
細看,隻見狼的嘴裏咬著肉,那鋒利的掛鉤鉤住了狼的
上顎。那樣子,就像魚吞了釣餌一般。
屠夫很幸運地得到了一張狼皮,狼皮很貴,他把狼皮賣了,賺了不少錢。
獅貓和大鼠
明代萬曆年間,皇宮裏有一隻老鼠,和貓一樣大。
為非作歹,無法無天。皇帝派人到民間去尋找最好的貓來治服這
隻老鼠,但貓一見到大鼠嚇得轉身就逃。這時,正
好外國送來一隻“獅貓”,毛白如雪。人們把它放進那
大鼠橫行的屋子裏,關上門,躲在外麵偷偷地察看。隻
見那獅貓蹲伏在地上,一動也不動。一會兒,大鼠慢慢
地從洞中鑽出來,一看見獅貓,便狂怒地向貓撲過去。
獅貓避開它,跳上桌子,大鼠也跟著跳上桌子;獅貓跳
下地,大鼠也跳下地,這樣上上下下,來來去去,不下
百餘次。大家都認為獅貓膽小害怕,對付不了大鼠。
不久,大鼠跳躍奔跑的速度漸漸地慢下來,挺著個大肚
子直喘氣,伏在地上稍稍休息一下。這時,獅貓立即飛
躍而下,揪住大鼠頭頂上的毛,張口咬住大鼠的腦袋。
獅貓和大鼠扭成一團兒,在地上翻來滾去。獅貓“嗚嗚”地叫著,大鼠發出了“吱吱”淒叫
的聲音。大家急忙
打開門一看,大鼠的頭已被獅貓咬碎了。原來,獅貓躲避
大鼠,並不是畏懼大鼠,而是等待大鼠疲憊的時機。大鼠
撲來它避開,大鼠跑開它又去挑釁。獅貓善於捕捉良機才戰勝了大鼠。
罵鴨
有一個心術不正的人偷了鄰居家養的一隻肥鴨,偷偷吃掉了。
到了夜裏,他渾身發癢。第二天早上一看,身上長滿了
細茸茸的鴨毛,一碰就疼,心裏非常害怕,但又沒法醫
治。
夜裏,他夢見一個人來告訴他:“你偷吃了人家的
鴨子,這毛病是老天爺對你的懲罰,必須叫失主罵你一
頓,鴨毛才會脫落痊愈。”
但是鄰居老漢平素為人寬宏大量,丟了東西,從來
沒有罵過人,怎麼才能使他開口罵人呢?
偷鴨人狡猾地對老漢說:“你的鴨是某某偷去的,
他非常害怕挨罵,你罵他一頓也可以警告他以後不要
再犯。”
老漢聽後笑了笑,說道:“誰有那閑力氣去罵惡人
哪!”老漢不願出口傷人。
偷鴨人很痛苦,隻得告訴老漢:“鴨子是我偷的,請
您痛罵我一頓吧!”
老漢說:“算了吧,一隻鴨子值多少錢?你既然已
經知道錯了,改正過來不就行了嗎?我不喜歡罵人。”
偷鴨人沒法,隻好把全身生鴨毛的事說了出來。
老漢讓偷鴨人把衣服脫下來,果然身上長滿了鴨毛。老漢臭罵了偷鴨人一頓,不一會兒那人
的病就好了。
勞山道士
有一個年輕人姓王,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七,讀了一點書。他從小就想成仙。有一天他得
知勞山有很多神仙,他便興衝衝地往勞山趕去。
王生爬上一個山頂,隻見一座道觀幽雅僻靜。一個
道士坐在蒲團上,蒼蒼的白發披到頸邊,精神煥發,神
采奕奕。王生上前拜見搭話,覺得道士說理十分奧妙,
於是請求拜道士為師。道士說:“隻怕你嬌生慣養,怠
惰懶散,不能受苦。”王生連忙答道:“能夠受苦。”道士
的弟子非常多,一到黃昏時候全都會集一起。王生向
他們一一叩頭禮拜,於是就留在道觀裏。
第二天清晨,道士叫王生去,交給他一把斧子,要
他跟大家一道打柴。王生恭敬地接受了任務,好容易
挨過了一個多月,手上腳上都磨起了一層層硬繭,王生
再也忍受不了這樣清苦的生活,決定回家。
有一天晚上,王生看見兩個人同師傅一道喝酒。
天黑了,屋裏還沒點燈燭。師傅就拿出一張紙來,剪得
渾圓如鏡,把它貼在牆上。沒過多久,那紙鏡就變成了月
亮,照得廳堂如白晝,連極細小的東西都看得清清楚
楚。所有的弟子都圍著師傅,聽他使喚。有個客人說:
“這樣美好的夜晚,如此絕妙的心情,弟子們不可不同
我們一道分享幸福。”於是從案頭上取來一壺酒,分賞
給大家,而且囑咐大家喝醉為止。王生暗思:七
八個弟子,小小一壺酒,怎麼能滿足每個人的酒量?這
時,隻見弟子們各自尋找杯盞,搶著喝酒,一下子就倒出了十幾杯。可是,盡管大家篩了又
篩,酒壺裏的酒竟然一
點兒也不減少。王生覺得非常奇怪。不一會,另一個
客人說:“承蒙賜給我們一輪明月來照著,可還是這樣
寂寞地喝酒,怎麼不喚嫦娥來呢?”於是道士順手從桌
上拿起一根筷子,對著牆上的月亮拋擲過去。隻見一
個美女,從月光中走出來。起初,長不滿尺,落到地上,
就與普通人一般高。細細的腰兒,清秀的臉蛋,舒展長
袖,輕飄飄地跳著“霓裳舞”。接著歌唱:“仙人啊,還是
回到人間啊,我被關在這廣寒宮啊!”歌聲非常清脆,嘹
亮得就像洞蕭和笛子一樣。唱完後,隻見她盤旋而起,
跳上幾案。正當人們為她的輕盈的舞步驚歎時,
她又變成了筷子。桌上對飲的三人大笑起來。一
個客人又說:“今晚最快樂,可惜酒量已經到了極限,你們
可以到月宮為我擺酒送行嗎?”於是三人離開了座席,
慢慢地走到月中。眾人細看,三個人坐在月亮裏飲酒,
連胡須眉毛,都看得清清楚楚,就像影子映在明鏡中一
般清晰。過了很久,月光漸漸暗淡,弟子點燃蠟燭進
來,隻見道士獨個兒坐在那裏,客人早已沒有了蹤影。
幾案上吃殘的食物果品還在,牆壁上的明月也不過是
一張渾圓如鏡的薄紙罷了。道士問大家:“喝夠了麼?”
大家回答說:“喝夠了。”“喝夠了就該早早回去睡覺,可
別誤了明天打柴割草。”大家異口同聲地應承,全都退
下去了。王生見識了道士的法術,很是佩服,想學到道士的法術,他打消了回家的念頭。
又過了一個月,王生實在不能再忍受艱苦的生活了。他
不能再等待了,就向
道士告辭說:“弟子從幾百裏外跑來,向仙師學習,即使
不能學得長生不老的法術,如果稍稍傳授點小法術,也
可以安慰我那忠誠請教的一片苦心。如今過了兩三個
月,不過是清早出去打柴,黃昏時節才回觀。弟子在家
裏從未吃過這般苦楚。”道士哈哈大笑,說:“我原本說你不能
吃苦,現在看來,果然如此。明天一早就打發你回家
去吧。”王生說:“弟子辛苦操勞很久,仙師若能略略教
給我一點點法術,也不枉我來勞山一趟了。”道士問:
“你想學什麼法術呢?”王生說:“每每看見仙師走到哪
裏,牆壁都不能阻住您,我隻要得到這個法術就夠了。”
道士笑笑,答應了他。於是把口訣傳授給王生,叫王生
念完口訣,喊道:“進牆去!”王生麵對牆壁,不敢進去。
道士又說:“試著進去吧。”王生便不急不忙地對牆走
去,到牆邊又被擋住了。道士說:“低著頭很快闖進去,
不要遲疑不決!”王生後退幾步,徑直奔跑進去。碰在
牆上,隻覺得牆壁空空的,好像什麼也沒有,等到回頭
一看,果真到了牆外。王生大喜,連忙進屋拜謝道士。
道士說:“你回到家裏,一定要堅持修煉,否則法術就會不
靈。”於是送給王生一筆盤纏,打發他回家去了。
王生回到家裏,逢人便誇他和神仙一起把酒當歌,他說他已經學會了很多神通廣大的法
術。王生的妻子不信,要他露出一手,王生便去穿牆。他口中念念有詞,然後朝牆上飛奔撞
去,結果撞得他頭昏腦脹,頭上撞出一個大肉包。王生後悔不該跟勞山道士學法術。
屠夫吹狼
夕陽西下,有一個屠夫往家裏趕。走到半路,他發現後麵緊緊跟著一隻狼。屠夫有點害
怕,便尋思怎麼擺脫後麵那隻狼。他遠遠看見路旁有一座草棚,便朝草棚飛奔,關上門,
躲了起來。
屠夫在裏麵看見狼從掛著草簾的窗口伸進一隻腳
爪,他趕緊一把死死抓住,不讓它再縮回去,但又沒有
打死狼的法子。屠夫身邊隻帶一把小刀,便用小刀割
開狼的腳皮,掰開刀口,鼓起腮幫拚命吹氣。起先狼拚
命掙紮,屠夫不停地吹氣,過了一會兒,覺得狼不大掙紮
了,才用帶子把刀口紮緊。
屠夫走出草棚一看,隻見那隻狼已被吹得脹大如
牛,四肢僵直,不能彎曲;張開的血盆大口,不能合
攏,早已斷氣死了。
屠夫這置死地而後生的方法還挺管用的。
牧童氣狼
有兩個牧童到山裏玩耍,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狼窩。窩裏有
兩
隻小狼。兩人商量著一人捉了一隻,然後各自爬上一
棵樹。兩樹相距幾十步遠。沒過多久大狼回來了,走進
洞裏,發現丟失了小狼,大驚失色,急得四處尋找。這時,一個牧童蹲在樹上,時而揪揪小
狼的腿,時而捏捏小狼的耳
朵,故意讓它大聲呼叫。大狼聽到小狼的叫聲,抬頭一
看,發現了牧童揪小狼,便憤怒地撲到樹下,一邊吼
叫,一邊抱著樹幹抓著爬著。這時,另外一個牧童又在另
一棵樹上故意迫使另一隻小狼急劇地叫著。大狼一聽,
便停止吼叫,四處張望,看見它的另一隻小狼。於
是掉頭朝另一棵樹奔了過去,一邊抓一邊
吼叫,像先前一樣。誰知先前那棵樹上的小狼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