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往開來乘勢進取(1 / 1)

繼往開來乘勢進取

多年來,遼寧省農村能源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多項技術全國領先,多重功能日趨凸顯,為“三農”工作作出了很大貢獻。這得益於中央政策到位,遼寧省委、省政府領導到位,有關部門和全省農村能源係統幹部、職工工作到位,全省農民認識和參與到位。就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工作如何鞏固成果,提高水平,我談三點認識。

一、要充分認清當前形勢,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我們恰逢黨和國家重農抓農的好時代,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對新時期農業改革發展作出了全麵部署,連續6個中央1號文件出台了一係列強農惠農的重大舉措,遼寧省委、省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方略中突出強調了農業的基礎地位。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把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民生工程建設等作為投入重點;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把加大對“三農”金融支持作為重要取向。農業機械化、標準糧田建設、農村能源生態建設,是2009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其中,農村能源生態建設,是農業係統承擔的擴大內需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遼寧省農委承諾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2009年,遼寧省基礎設施和農業投資將達到3300億元。遼寧省農委向農業部申報項目資金2.95億元,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係建設、優糧工程標準糧田建設、種子和植保工程以及農村沼氣建設。其中,農村沼氣建設申請國家投資1.3億元,超過了申報總額度的五分之二。由此可見,農業投資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農村能源事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國際金融危機還未見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還在繼續,盡管遼寧省目前受金融危機影響相對較小,但形勢不容樂觀,挑戰前所未有。我們在抓住中央和遼寧省加大投資的發展機遇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形勢的複雜性和任務的艱巨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勢頭,積極推進農村能源生態建設事業。

二、動員各方麵力量,全麵完成中央新增農村沼氣建設項目

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遼寧省獲得國家兩批新增農村沼氣建設項目資金17741萬元,承擔農村戶用沼氣建設任務94613戶,相當於“十五”時期全省3年的發展計劃;同時,還有鄉村服務網點、大中型沼氣工程等建設項目,任務繁重,壓力很大。這對我們的管理水平、工作能力都是一個最切實際的檢驗。全省農業係統必須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設步伐。在項目執行中,既要堅持建設標準,確保工程質量;又要加快建設步伐,確保如期竣工驗收。既要積極爭取配套資金和工作經費,又要加強資金管理,確保專款專用,用足用好中央和各級投資。既要落實好當前項目,又要考慮長遠發展,在完善服務體係和建立長效機製上下功夫。

三、科學分析存在的問題,在破解難題中推進工作

現階段的農村能源工作,存在著很多矛盾和問題,製約著事業的發展,亟須我們農業係統認真研究、科學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比如,針對資金缺口問題,既要研究如何爭取各級加大投資,又要研究如何吸納社會資金;針對監管水平不高問題,既要加強製度建設,又要培育市場化運作機製;針對體係建設問題,既要依靠政府扶持發展,又要探索產業化運營、物業化管理模式;針對科技支撐能力問題,既要依托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智力支持,又要依托行業內的發明創造,開展技術革新。在諸多問題中,農村能源安全生產是近年來日趨凸顯的問題。農村能源工作麵對千家萬戶,無論是製取可燃氣的農村沼氣工程、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工程,還是與燃氣有關的其他建設項目,都涉及農民的根本利益,都關乎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排查要認真、整治要堅決、成果要鞏固、杜絕新隱患”的要求,從製度、資金、人員和裝備上,全麵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不斷提升農村能源工作安全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