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論人民政協精神(1 / 3)

第一章論人民政協精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具體地體現在係統組織精神之中。本文擬聯係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在人民政協中的確切表述。

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和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偉大創造。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是人民政協作為我國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創立的理論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理論,是人民政協作為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重要機構的理論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民主政治理論,是人民政協作為我國發揚社會主義民主重要形式的理論依據。它們共同構成了人民政協的三大理論基石,決定了政協文化的本質屬性。

團結民主、科學精神、“和而不同”,是人民政協在實踐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履職準則,是政協委員在長期履職實踐中形成的政協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在人民政協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由此構成了人民政協精神。

一、團結民主是人民政協精神的本質

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機構,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中國共產黨民主建國,鄭重選擇了人民政協這一團結民主形式,開創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紀元。新中國的成立,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創造了根本政治前提,奠定了堅實的製度基礎;團結民主也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新政治文化追求的重要目標。人民政協邏輯起點是黨的領導與人民民主的有機統一,而實現黨的領導與人民民主的有機統一的基本製度平台是人民政協。黨通過人民政協聯合各方力量,團結全體人民,發揚人民民主。這在價值上、製度上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它“以民主促團結,以團結固民主”,通過團結與民主的有機統一,實現了黨的主張、人民民主與國家現代化建設有機統一,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協商民主的基本形式。政協組織以其主體的多元性、界別的代表性、渠道的暢通性、協商的平等性、共識的開放性,反映了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特色和實踐進程水平。60多年來,各級政協組織緊緊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工作主題,凝聚民族智慧,反映時代文明,促進社會團結,強化民主意識,追求共同理想,協調多元利益,化解各方矛盾,從而形成大聯合、大團結、大進步、大發展的社會功效,推動著協商民主實踐向前邁進。人民政協在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取得了輝煌成果,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治國安邦的政治智慧、政治境界和科學方略。

從人民政協性質“三句話”定性來分析,充分體現了人民政協的團結民主精神。人民政協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其人員構成已經發展成為由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組成的廣泛聯盟。由“勞動者”、“建設者”和“愛國者”組成的廣泛聯盟,體現了人民政協事業的多層麵和包容性,展現了人民政協團結民主的廣闊空間。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主要體現在中國特色的政治製度和政黨製度上。這一製度的顯著特征是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這一製度的價值和功能是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社會整合、民主監督。它具有合作、參與、協商的特點,既暢通和拓寬社會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又利於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既凝聚了力量,又集中了智慧,從而體現了團結民主的精神。人民政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主要體現在人民政協實踐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組織形式上。人民政協是各黨派、各團體、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團結合作、參政議政的重要場所。政協委員參加政協的提案、視察、調研和會議等活動,發表意見、建議,以協商民主的形式,展示人民政協團結民主的政治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