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公判案
同學們都知道包公是個斷案如神的大清官,關於他的故事多的很,下麵我就給同學們說個關於他的小故事。
大年初一,財主李歪頭一早到開封府向包公報案,說他家長工王小二偷他祖傳的兩隻金元寶,現已綁來,請大人重辦。王小二卻大喊冤枉。
包公聽了李歪頭的話,想了想,一拍驚堂木,厲聲問道:“李歪頭,你有何證據?”李歪頭連忙說:“是我親眼所見,年三十夜,我從窗戶望到院子裏,在月光下,王小二鬼鬼祟祟用鎬刨地,我清清楚楚看他刨出兩個閃閃亮的金元寶偷偷地走了。”
“那你為什麼不喊他也不捉他?”包公追問。“他身強力壯,手裏又有家夥,我怕他……”包公聽到這裏,馬上一拍驚堂木喊道:“來人!”差人們以為要打王小二。誰知包公卻說:“把李歪頭抓起來,他誣陷了好人。把王小二放了。”
包公是憑什麼根據判的案子,斷定李歪頭是壞人?
猜謎會上,主持人在桌上設一盆小巧的山石盆景,又在山石上放置了一隻栩栩如生的老虎,要求猜謎者做兩個動作,各打一成語。會上猜謎的人雖然很多,卻無一人破底。不知誰家的小男孩見盆景中的工藝品——老虎好玩,便走上前去拿到手玩起來。他父親看到,便一把將老虎奪回,然後放回原處。這時,主持人卻宣布他們猜對了,並把小老虎作為獎品贈送給了他們。
同學們想一想,是哪兩條成語呢?
2東施效顰
古代的越國有一位著名的美女叫西施,她天生一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麵貌。但她患有心痛的毛病,每次一犯病時,她總是緊緊皺著柳葉眉,抿著櫻唇,用纖手撫著胸口。在別人看來,她病時的神態比她平時更要美麗、動人。
西施有個鄰居,是個長得非常醜的女子。由於她住在西施的東麵,人們都喊她東施。她很嫉妒西施的美麗,又恨自己如此難看。但她不甘示弱,她暗中觀看西施的一舉一動,覺得西施的病態格外迷人,暗想我也來學學她的舉動試試,便模仿西施的樣子,皺著濃眉,用手按住胸口顯出一副不舒服的樣子,慢慢地移動步子從街上走過。她自以為這樣一來,一定同西施一樣美麗。可是她的這副怪模怪樣使她比平時還要醜上三分。富人們見了她,將門閉得緊緊的不出來;窮人迎麵看見她,趕忙領著妻子和孩子遠遠地躲開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條件去辦,不要不顧條件地生搬硬套,盲目地模仿別人,這樣會適得其反的。
“看了故事,你們會不會去笑東施?先別笑,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犯了東施的毛病,有沒有見別人衣服好看就吵著要買?是不是看到鄰居有變形金剛,就讓爸爸明天也買個來?……
弄清下麵字詞的讀音和意義。
嫉妒顰不甘示弱生搬硬套;
3千變萬化
泰山腳下住著姓趙的商人和姓李的石匠,兩人既是鄰居又是要好的朋友。
一次,石匠要出遠門,怕人來偷東西,就把銀錢裝在罐子裏封好,要求商人替他保管,商人答應了。一個多月後,石匠回來了。他拿回罐子打開一看,大吃一驚,銀元不翼而飛,裏麵全是碎瓦片。石匠忙問商人,商人回答說:“世界上的東西都是千變萬化的嘛!你出去這麼久,銀元變成瓦片,這有什麼奇怪的。”李石匠明知錢被商人拿去了,又無可奈何,隻好作罷。
說來也巧,商人要出門做買賣,3個孩子無人照管,就請石匠照顧一下。商人一走,李石匠到山裏捉來3隻猴子,天天訓練它們搬凳子、倒茶,拿扇子。過了一個多月,商人回來了,石匠把3個孩子藏起來,牽3隻猴子去見商人。“快去,你們的爸爸回來了。”3隻猴子立即圍了上去,嘰哩哇啦亂叫,拉拉扯扯,把商人拽到屋裏,猴子們馬上搬來了凳子,又泡好了茶,遞上扇子,這一下把商人鬧得暈頭轉向,忙問石匠:“我的孩子呢?”“這不是你的孩子嗎?”商人急得滿頭大汗,嚷了起來:“這哪是我的孩子,這明明是猴子嘛。”石匠卻不慌不忙地說,“世界上的東西總是千變萬化的。你出去這麼久,你的孩子變成了猴子,這有什麼稀奇的。”商人的臉一下子紅了,他慚愧地說:“我不該貪財,我把錢還給你,你把孩子交給我吧。”石匠領來了3個孩子,孩子們見了爸爸,髙興得邊跳邊喊:“爸爸回來嘍!爸爸回來嘍!”商人見3個孩子,個個都長胖了,再三向石匠進謙,請求原諒,石匠寬容地說:“過去做錯了,隻要改正就好。”
迷路
警車將一老人送回家,警察告訴老人的女兒布朗太太說:“老人迷路了,要我們把他送回來。”這使布朗太太大為吃驚。她謝過警察後警車開走了。布朗太太問:“爸爸,您每天早晨去公園,已經20年了,從未迷過路,今天怎麼了?”老人笑著說:“我沒有迷路,隻是感到累了,不想走著回家,碰巧身上又沒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