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
諾大的學術報告廳擠滿了人,人們都全神貫注的看著站在台上的老人,白發蒼蒼,滿臉的皺紋,整潔的黑色西裝緊巴巴的貼在老人的身上,瓶底厚度的眼鏡下,是一雙仿佛可以看透人心的瞳孔,深邃而迷人!
這位看上去被風一吹就會倒下的瘦弱老人,就站在一張巨大的屏幕前,平靜的看著在屏幕中一張張緩慢放映的黑白相片,如同一位看著自己子孫在陽光燦爛下奔跑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慈祥而安寧。
明顯有著相當曆史的黑白照片上,大都是一些斷壁殘垣,破碎不堪的建築,流離失所的人群,無力淒涼的呐喊,事實上已經無數次證明,不管人類如何取得自然與科學上的成就,不管人類站在大自然多高的頂點與眺望科學上多遠的目標,都無法看到真正意義上的看到終點,更不用說觸摸了!
在大自然的力量麵前,一切都是那麼的渺少!原本繁華而美麗的城市,瞬間便成為了廢墟,我們引以為豪的鋼鐵水泥,用它們包裹起來的安全網瞬間崩塌,朝氣勃勃的人群,為著夢想和生活努力,煩惱著人生的點點滴滴,享受著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瞬間一切化為碎影,麵對著天崩地裂,隻能驚恐的看著自己瘦弱的手臂,發出無力的,悲涼的嘶吼!
“各位同學,現如今我們每一個人就像是圓圈上的無數個點,我們可以依靠著知識的累積使得每一個圈上的點變得更大,這樣我們的圓就不斷變得更大,但是,很遺憾,不管我們怎麼使得圓圈變得更大,我們,由始到終都是一個點,無法打破圓圈的禁錮,那個圓圈,將就是自然!“老人似乎說話都會感覺到消耗力氣,沙啞的聲音在諾大的學術報告廳內來回飄蕩闖入每個人的心裏,讓他們都不由自覺地為之一震。
老人頓了頓,“所以說,敬畏自然,不僅僅隻是一個口號,也不是一種行動,而是一種態度。“老人蒼老的手掌按在了自己的心髒位置,“由衷的體會這一種態度,我相信,這是今後你們學術上最重要的,也會是最容易忽略的發現和成就!“
一個相當時尚的青年靜靜的舉起了自己的手臂,他的手上還拿著一本記錄的密密麻麻的筆記本,雙眼炯炯有神的看著台上的老人。似乎是同一時間留意到青年,老人很快將視線集中在了青年身上,開口說道,'小夥子,有什麼問題嗎?'
“教授,我們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嗎?'年青人自信從容的問道。
“這是毋庸置疑的,小夥子!”老人親切的回答者。
“那,那教授,我們人類可不可以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呢?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難道我們不能使用大自然的力量嗎?”
“嗬嗬,小夥子,我們已經在利用大自然的力量了,最為普遍的例子就是太陽能和地熱能等等的技術了,而且這些技術已經逐漸成熟,,,,,,,”
‘不是的,教授,我想問的是,人類獨立使用大自然的力量,就是那種,那種聽起來很不可思議甚至荒唐的那種,“感覺到整個學術報告廳的人都無聲息的將目光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一下子成為了暴風眼的年青人連忙說著,甚至有點急切,”像是,就像是身處於圓圈之外的人!“
老人聽完年青人的問題,愣了一下,好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陷入了短時間的沉默,絲毫沒有理會已經有點議論紛紛的人們。老人很快回過神來,嚴肅的苦笑了一下,招收讓學術報告廳內議論紛紛的人員安靜一下後說,”我不知道,這種使用大自然的力量的人是否存在。“
老人的聲音再次響起來,但是,那種處於圈子外的人,是真真正正存在的!”
老人的話如同火藥桶,瞬間點燃了所有人的好奇心,所有人都下意識的問出了一個相同的問題,'圈子外的人?是誰?他們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