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撒哈拉大沙漠“綠洲”之謎(2 / 3)

亨利·諾特和隊員們從撒哈拉大沙漠回到法國的巴黎以後,立刻對那些壁畫的照片和拓片進行了仔細的研究。最後,他們認為,這些壁畫生動地反映了撒哈拉地區有綠洲時代的社會風貌。

這些壁畫當中,有古代遊牧部落圍剿野生動物的狩獵場麵。那些野生動物的形態刻畫得非常逼真,讓人一看就能夠認出來是大象、獅子、野驢,還有什麼河馬、犀牛、羚羊。它們被獵人追得拚命地奔跑著,那模樣特別瘋狂,看上去就好像要從畫麵上跑出來似的。

這些壁畫當中,還有不少專門表現人物形象的作品。那些人物的身體顯得很高大,最高的約有9米。人物的外形差不多都是胳膊和腿顯得特別長,腰卻很細,肩膀很寬,那模樣非常像現在非洲黑人的身體特征。而且,有的人物形象的肩膀和後背上有很多白色的斑點,就跟現在西非和中非黑人裝飾在身體上的標誌差不多。所以,有些科學家覺得這些壁畫中的人物形象是典型的黑人種族的模樣。這就說明了撒哈拉史前文化是非洲土著黑人創造出來的。

這些壁畫當中,有些作品刻畫的是宗教儀式。所以,有些科學家認為,那時候生活在撒哈拉地區的人們已經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圖騰崇拜。在壁畫裏邊經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這就說明水牛那時候可能在人們的生活裏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於是人們就把水牛當成一種特別神聖的圖騰崇拜的東西了。

那麼,這些壁畫是什麼年代創作出來的呢?亨利·諾特他們用放射性碳14的測定年代方法表明,這些壁畫大約是在公元前54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間創作出來的。亨利·諾特他們還發現,這些壁畫往往是用不同的風格和不同的年代刻畫在岩壁上的,所以顯得重重疊疊地刻畫在一塊兒。這些都說明,那時候撒哈拉地區的人們已經在這裏生活了好幾千年了。這也就是說,那時候的撒哈拉地區正處在有水、有草、人興畜旺的草原時代。

自從亨利·諾特他們有了對撒哈拉地區的重大發現和考察結果以後,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們紛紛走進了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進行科學考察。這些科學家們不僅在阿爾及利亞的恩阿哲爾高原地區有了許多新的發現,而且還在利比亞、尼日爾、馬裏、乍得和蘇丹這些國家的沙漠裏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這些成果也表明了撒哈拉史前覆蓋的範圍和現在的沙漠地區幾乎一樣的廣遠。

撒哈拉地區的綠洲時代是已經確定了下來,那麼撒哈拉的綠洲時代是什麼時候結束的呢?它的沙漠時代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也就是說,撒哈拉的史前文明又是什麼時候衰落的呢?

科學家們發現,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以後的撒哈拉壁畫裏邊,那些水牛、河馬和犀牛的形象開始逐漸消失了。這就說明,那時候的撒哈拉地區的自然條件正在發生變化。到了公元前100年的時候,撒哈拉地區所有的壁畫幾乎快要停止了,撒哈拉地區的史前文明也就開始徹底衰落了。科學家們經過分析和研究,估計這也許是由於那時候的水源開始幹涸了,氣候開始變得特別幹旱了,要不就是發生了饑荒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