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在無重力狀態下能燃燒嗎?
劃著一根火柴或點燃一根蠟燭,它們之所以能持續不斷地燃燒,因為火苗周圍有充足的氧氣。
一般情況下,火苗被空氣包圍著,由於火焰的作用,在其周圍總有一小團被燒熱的空氣,它們由於受熱膨脹,使密度變小,這團熱氣的浮力大於它的重力而上升,周圍的冷空氣流過來補充,補充來的新鮮空氣又被火焰燒熱,它們又繼續上升,產生了空氣對流。不斷從周圍外流過來的新鮮空氣籠罩著火焰,提供充足的氧氣,使火焰持續燃燒。
要是在無重力的環境下,一切物體都處於失重狀態,氣體內部的壓強與高度無關,因此不會對其中的物體產生浮力。火柴劃著時,被火焰燒熱的氣體隻會向四麵八方膨脹,由於熱氣均勻地朝外膨脹,冷空氣被向外排開它們不能流過來補充燃燒所需要的氧氣,所以,火焰就不能持久燃燒,很快就熄滅了。而且在劃著的短暫時間裏,你看到的隻是一團球形的火,而不是常見的尖頭朝上的火焰。
水蒸發後變成了什麼?
水蒸氣是由水氣化或由冰升華而成的,水變成水蒸氣後就成為一種透明無色無味的氣體。水蒸氣不僅能從水麵上蒸發,也能從沸騰的開水中蒸發。也就是說水的溫度升高後就會蒸發,水表麵的氣壓小也會蒸發。
然而,空氣中含水蒸氣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一定溫度下,單位體積空氣所含水氣的水氣壓稱為飽和水氣壓。所以空氣的溫度降低了,它的飽和水氣壓也會減小。而且,飽和水氣壓與外界氣壓有關,氣壓降低了,飽和水氣壓也變小。
因此,水蒸發後變成氣體,當溫度下降後,氣體又會變成原來的水。溫度降到零度以下時,水又會變成固體的冰。
水從海麵等寬闊的水麵上蒸發,並大量地儲存在空氣中。白天,日照強烈,靠近地麵的氣層被曬熱,攜帶水蒸氣的空氣就發生上升運動,上升空氣的飽和水氣壓下降時,就會有一部分水氣以空中的塵埃為核凝結成小水滴。被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所頂托,懸浮在空中而成為雲。溫度再降低雲就會變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麵。
為什麼天一黑水銀路燈就會自動亮?
城市的水銀路燈在天一黑下來會自動的亮,而且還會隨著季節的不同,日照時間的長短,而自動地控製著路燈亮的時間。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奧妙並不在於水銀路燈本身,而在於路燈的控製開關。
我們知道,物質從導電性能上可以分為導體、絕緣體和半導體。半導體中又有光敏半導體和熱敏半導體。高純度的硫化鎘是一種性能良好的光敏半導體,它有一個特性,就是遇到光照電阻就變小。因此人們利用它來製造光導管等半導體器件。
路燈的控製開關中就使用了這種硫化鎘光導管,把這種光導管串聯在電磁鐵開關上。白天,硫化鎘電阻變小,電磁鐵的線圈中有電流通過,電磁鐵使路燈開關處於斷開狀態,從而使路燈被自動切斷,路燈就不亮。
天一黑,光導管斷路,電磁鐵線圈中的電流被切斷,路燈開關自動閉合,路燈就自動開啟了,人們把靠感光來開啟、關閉電路開關的探測器稱為“光傳感開關”。
人們還把光導管用於照相機的曝光表上。
罐頭桔瓣上的薄皮是怎樣剝下來的?
當你吃著美味可口的桔子罐頭時,你一定會注意到桔瓣上的那層透明薄皮早已被剝去了。那麼,你知道那層薄皮是怎樣剝下來的嗎?
從前在製作桔子罐頭時,工序比較複雜。先是手工剝去外皮,然後用0.5%濃度的鹽酸溶液將桔瓣浸泡30分鍾,撈出後用水衝淨。接著再把桔瓣浸泡在0.5%~1.0%濃度,溫度為50℃氫氧化鈉溶液裏,幾秒鍾後,再撈出來用水衝淨。這樣桔瓣上的薄皮就輕而易舉地剝掉了。
采用這種方法剝皮,有少量的維生素C會受到破壞。
近來,由於市場對桔汁需求量的猛增,人工剝桔子外皮的工作也機械化了。其工序是:用水將桔子洗淨後浸泡在90℃左右的熱水中,待桔皮泡漲時將桔子撈出,再放入帶齒的滾筒內將皮打掉。再把桔瓣放入榨汁機中將汁壓出,再紫外線消毒裝罐即可。
桔子罐頭裏除了桔瓣外,還有糖、葡萄糖果糖汁、檸檬酸等營養物質,非常適於老年人和兒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