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災民們狼吞虎咽地吃著麵包,高正超副總隊長的眼圈開始紅潤,他立即將這裏的情況向綿陽市政府進行了報告,並與附近參加救援戰鬥的濟南軍區某部政委進行溝通後,共同建立了一個臨時救助站,保證災民的基本生活。同時,還幫助群眾搭帳篷、消毒防疫,提供醫療救助,尋找清潔飲用水源,並自掏腰包買來水管,將水引進村莊,解決了村民和災民的飲水問題。老百姓動情地說:感謝親人解放軍!紅軍又回來了!此次抗震救災行動中,重慶消防官兵共幫助災民搭建帳篷200餘頂,發放食物100餘箱,治療傷病災民120餘名,使上萬名災民受到深刻的消防知識教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很好地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忠誠諾言,為災區人民撐起了一片蔚藍的天空。
18日下午,萬州消防支隊官兵到柳街搜救群眾返回時,官兵在路邊買大蒜生吃消毒,但買大蒜的婆婆聽說是消防官兵,是來災區幫助老百姓抗震救災的,堅決不收錢,非要送。官兵解釋說,部隊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結果婆婆哭了,非要官兵收下不可!……
以英勇善戰、敢打硬仗重慶赴川救援的消防勇士,得到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評價。
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分別於5月16日中午和14日上午,在視察北川中學災害現場時,看望並慰問包括重慶消防總隊在內的抗震救災官兵,對消防部隊發揮出的重要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
5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親切接見慰問在四川北川抗震救災的重慶消防部隊官兵,並與消防總隊醫院負責人握手交談,詢問重慶消防部隊的救援工作情況,並給予了高度評價。
5月19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趕赴重慶察看地震災情,慰問受災幹部群眾,看望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部隊官兵,對重慶消防部隊在這次抗震救災中的英勇表現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讚揚。
5月14日下午,郭伯雄副主席在視察北川中學災害現場時,看望慰問了包括重慶消防總隊在內的抗震救災官兵。
救援還在繼續,重慶消防抗震救援突擊隊將迎接下一次挑戰,我們已作好了準備。
讓我的手牽著你的手,同胞始終不拋棄。讓我的手牽著你的手,災難我們共同麵對。讓我的手牽著你的手,傷痛我們共同承受。讓我的手牽著你的手,困難我們共同克服。讓我的手牽著你的手,災難共同戰勝。讓我的手牽著你的手,家園我們共同建立。
這首網友作的《不拋棄不放棄》,傳遞著所有前線消防將士的心聲——讓我的手牽著你的手,希望我們始終不放棄。
曆史會記住這場慘絕的災難,傷痛不會從我們的記憶中抹去。記住吧,記住這場對生命莫大敬畏的最偉大的生死營救:記住吧,記住那片片廢墟上跳動著的生命熱血的紅色。是重慶消防抗震救災突擊隊的團結協作,為震區人民帶來了一線希望。
煤礦生產戰線的一麵紅旗——馬六孩
馬六孩,山西大同人,勞動模範。和他的掘進小組成為全國煤礦生產戰線上的一麵紅旗。1925年進大同四老溝煤礦當工人。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曆任大同礦務局掘進隊隊長、局工會主席,大同市總工會、山西省總工會副主席。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50年同工龍一起提出建立交接班製;總結出打炮看綻紋,拉槽從軟麵開口等方法,創造人均日進尺2.08米的全國最高紀錄。1951年創造兩個半孔道作業法,創人均月掘進尺318.7米的全國最高紀錄。1950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取得突出成就
1916年出生於山西一個貧苦的鞋匠家裏,8歲開始下煤窯背炭,1949年大同解放,馬六孩如同從地獄一步跨進了天堂。為了新中國的建設,馬六孩多出煤、出好煤,和同一掘進組的工人連萬祿一起創造了日掘136厘米的好成績,相當於生產定額的兩倍多。他們還改用硝放炮,為中國降低成本25%。馬六孩在工作中邊幹邊總結,創造了許多先進經驗和做法。如打炮眼要看綻紋,拉槽要從軟麵開口等,並把這些先進經驗介紹給其他工友,一同改進生產技術,共同為國家多、快、好、省地創造財富。1951年6月,他率領的快速掘進組,突破了月進300米大關,創造了全國掘進最高紀錄。為此,煤礦管理總局向全國各地煤礦推廣馬六孩先進工作法。
在以後的10年中,馬六孩及其快速掘進小組還先後創造了“馬六孩循環作業”“深孔作業”“運搬機械化”“馬六孩多孔道循環掘進工作法”等先進操作技術,由此取得了月進1300多米的驚人成績,馬六孩及其掘進小組不但月月超額完成生產任務,沒有發生過重大事故;而且推廣和創造了54項先進經驗,並培養出46名幹部和大量技術工人。馬六孩和他的掘進小組成為全國煤礦生產戰線上的一麵紅旗。
成長曆程
馬六孩的祖父、父親都是煤礦工人,都是在窮困和饑餓中死去。馬六孩從一歲多就開始做礦工,為了活命,他的兒子在九歲的時候,也不得不像他的祖輩三代一樣下井。挖煤了,貧困和饑餓同樣籠罩在他們父子的頭上。新中國成立後,馬六孩從山坡的土洞裏搬入寬敞光亮的職工宿舍,兒子送入了小學讀書。工資增加了,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了。更讓馬六孩感到無比自豪的是,從1951年起,他還可以年年去海濱礦工療養所休養。因此,馬六孩幹活特別積極,他所帶領的掘進組連續創造了掘進新紀錄,為新中國的采煤工業樹下一塊亮麗的豐碑。在新中國,勞動是光榮的事情,國家對馬六孩這樣的創造性勞動更是十分關懷,把他送入礦工速成中學深造。
影響深遠
“馬六孩多孔道循環掘進工作法”,已在華北區國營京西、陽泉、峰峰、焦作、井陘等煤礦重點推廣成功。到目前為止,各礦重點推廣組都已克服了思想障礙,解決了推廣中發生的具體問題,掘進速度一般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了二至三倍,最高的提高了五點八倍。如京西城子礦重點推廣小組,在整頓了勞動組織,劃清了各工種的責改進了打眼放炮技術後,二、三兩個月的平均掘進速度達日進十一點九公尺,約等於推廣前四公尺的三倍。他們總結推廣的經驗時,發現仍有不少問題沒有解決,如各工種職責雖劃清了,但隻分工不合作;交接班在井上進行,每次要浪費一個小時;工具不夠用,影響作業等。
1952年4月他們在繼續推廣中解決了這些問題,掘進速度又飛快提高,第三掘進組四月下旬達到平均日進二十五公尺,並創造了日進二十七公尺二的紀錄。焦作煤礦劉九學快速送道大隊,由於頂板較壞,不但需要支柱工,還需要專門管理頂板的工人,所以他們在這次推廣中整頓勞動組織時,專門成立了一個“刷幫”組,每班三個“刷幫”工人固定在三個窩頭裏,負責管理頂板,這樣就保證了多孔道循環作業的安全。同時,為了打眼、裝煤、支柱等工種有次序地進行循環作業,他們把打眼、裝煤、支柱工人分別組成三個小組,各在一個窩頭工作,一定時間同時轉移、互調、循環,並在交換班製度中規定:上一班必須給下一班留一個打眼的窩頭、一個可以裝煤的窩頭和一個可以支棚的窩頭,並留下六根合乎規格的砍好口的木柱。因此,他們大大減少了窩工現象,掘進速度顯著提高,平均日進二十四公尺,比該礦過去一般的掘進速度提高了三倍多。從華北各礦這次重點推廣工作的結果來看,盡管頂板、規格等生產條件不同,各地煤礦都可以采用:“馬六孩多孔道循環掘進工作法”。實行後不但可以解決掘進趕不上采煤需要的問題,而且可為國家節省大量開支。單掘進一項,按每個掘進小組月進五百公尺計算,光華北區國營煤礦一九五二年就可節省價值八千七百二十二噸小米的財富。
社會作用
國營大同煤礦認真推廣馬六孩小組的先進經驗,掘進效率普遍提高。在該礦十九個使用電鑽的掘進小組中,八月份就有四個小組的掘進進度超過四百公尺,三個小組超過三百公尺,六個小組超過二百公尺;這十三個小組的掘進進度都超過了四月份的最高紀錄。據九月底的統計,全礦每工掘進效率較四月份提高百分之四十五點九五;火藥消耗率降低百分之三點零五,電管消耗率降低百分之六點八三。
該礦在推廣馬六孩小組經驗的過程中,“馬六孩先進經驗傳播班”起了很大作用。這個班不僅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並由馬六孩擔任教員,用實地表演的方法介紹經驗,同時解決了推廣初期工人中某些思想問題。如在該礦為馬六孩小組舉行慶功會後,大部分工人表示要向馬六孩看齊,但部分老工人不服氣。如趙有、王占德等使用電鑽已有七八年的經驗,馬六孩去年十二月才開始學使用電鑽,他們認為馬六孩小組打眼放炮的技術還不如自己,還說:“馬六孩進二百公尺,下月我們要進四百公尺,看誰高誰低!”“傳播班”根據這些具體情況,著重指出趙有等小組所以技術好效率提不高,正是因為缺乏科學工作法的緣故。該班並鼓勵全體掘進工人說:隻要虛心學習馬六孩的先進工作法,便同樣能創造出優良的成績。當“傳播班”結束時,已有十五個小組提出學習馬六孩小組經驗的計劃,訂出八月份的奮鬥目標,展開競賽。趙有等老工人也具體介紹了他們的打眼放炮法,幫助馬六孩進一步提高技術。由於相互虛心學習先進經驗,八月份該礦每組的掘進進度都較六月份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