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3)

肅風吹愁起,孤星淒涼月。

劍閃光疏影,彈指音塵絕。

一、子覓逃亡

公元前212年和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短短兩年之久,秦始皇便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

子覓便是逃散的學士之一,為躲避秦兵的追殺,攜妻子妊氏及子氏家族、家丁、侍女、管家、共是二百六十餘人,向南方逃亡。

子覓是儒學弟子,從小聰穎好學,不僅精通儒學,而且對道家、墨家、陰陽家、還有兵家武學都有所研究。但子覓卻對道家學說頗有鍾情,時常沉溺於老子的道法自然之中。

不過,子覓此次逃亡,不僅是因為自己是儒家弟子,更重要的是,子氏家族世代守護著一本書,名為《音塵訣》。

相傳《音塵絕》是子氏一族的祖先以彭祖的《彭祖經》為參考,曆時十五年寫成。該書用“鍾鼎文”記載了武學之道、長壽之道,是世人夢寐欲求的至寶。秦始皇則是看中它的“長年八百,綿壽永世”,故才不遺餘力的尋找它。

偶然之間,秦始皇得知子氏家族一直藏守著《音塵訣》,於是,以子覓為儒學之士為由,要滅盡子氏全族,來奪得《音塵訣》。

子覓等人已逃亡數月,來到了西南夷滇池流域。

西南夷地勢奇特,高山多,平地少,灌木覆密,處處鶯歌燕舞、春意撩人。

子覓等人穿過灌木叢,走到一處低窪平地,平地周圍四麵環山,突兀森鬱,山腰上有青雲繚繞,顯得有些神秘,多似神仙之境。平地上長有許多毛竹,毛竹長得靈秀,直指雲天。清風拂過,竹子臨風起舞,炯娜多姿。

從北麵的山腰上有一條河流緩緩流下,繞山岨流,約一裏便又婉婉流入竹林。河流將竹林分割成兩半,兩畔竹林極其繁盛、蒼翠欲滴,竹尖的枝葉互相纏繞,形成拱形的屋頂,仿佛是在為河流遮風遮雨。若是隨河流直下,便到了江畔,這河水便是隨江水直彙大海。

當下,妻子妊氏道:“夫君,我看這裏環境清新雅致,不如就安居於此吧!”

管家也道:“此處甚好啊!有山有水,若是開些荒地,也能種些五穀雜糧。而且山林裏飛禽走獸甚多,族人也可以上山打獵為食。如此族人便可安居樂業,不必四處逃亡。”

子覓嗟歎一聲,說道:“如今君王無道,害得我族人淪落至此。瞧來此處四麵環山,又處於叢林之深處,既可以躲避秦兵追殺,又能與世人隔絕,倒也是個絕佳之所。若是大家沒其它意見,那就在此地安居吧!”

族人攜手歡呼。

此後,男女老少皆伐竹砍木建房,開田種地。男丁與女侍各相成婚,組成新的家庭,以此來繁衍。隻因此處竹林繁盛,族人便將此地喚名為竹村,又將這子氏一族改命名為竹龍族。

子覓唯恐族人再遭受秦兵追殺,故讓族人皆換姓為竹,且定下族規:其一,若是無特殊之事,族人不可出村。其二,要世代嚴守《音塵訣》,但不能妄加修煉,以免招搖惹禍。

時過數年,子覓每每想起昔日儒學誌士被坑殺的情景,心中極具傷感和憤懣,故常常到竹林深處的河流旁靜心。日子久了,子覓便領會到了自然中存在的大道,並時常將《老莊》拿出來研習通讀,以來體會道的真意。道裏的平靜使子覓漸漸忘卻了光陰的流逝。不知不覺,子覓已是白發蒼蒼,而此時的他已和道相濡以沫。

體悟了大道的真諦,子覓便將武學與道學說結合起來,從而幻化出了一種至高的武功。此武功靠借自然之力渾凝而成,頗具威力。使出此功,身邊的輕物則漂浮,重物則晃蕩,身軀與所借自然之力融為一體,幻化成風,凝聚時似一條青龍,威力震天。

子覓將它命名為——竹龍神功,並撰寫成書,傳授給後人。由此,竹龍神功就成了竹龍一族世代相傳的武學典籍。竹龍神功因由道化來,隻有體悟道的人,方能練成。

子覓為恐後人偷跑出竹村,遂用竹龍神功將北山上一顆巨大的磐石挪來南山,堵住南山唯一的出口。因磐石巨大,兼之山林猛禽極多,所以隻有練成竹龍神功的族人,方能走得出竹村。能練成竹龍神功的族人,定能體會道的真諦,即使到了外世,也會含藏收斂、韜光養晦,不會為外麵的世俗名利所束縛,亦可避免招災引禍。

想來,這也是子覓的良苦用心。

二、世外桃源

時光荏苒,流年似水,悠悠百年已過。

竹龍族人百年以來在這與世隔絕之地過著安定平和的生活,不受外界幹擾,更不用飽受戰爭之苦。老少生活悠閑,怡然自得。

春雨後的陰雲顯得格外清新、淡雅。陽光穿過稀疏的雲層,照耀在山腰之上,這時在南北山之間跨出一條豔麗的彩虹。彩虹之下是竹村族人在忙碌的翻地,經菲菲雨絲滋潤後的黃土,散發出一股特有的清香。垂髫之童,嬉戲於田埂。杵杖老人又時常攜著孩童,給在田間地頭勞作的人送水送飯。

“爺爺,你今天要教我武功。”

竹林深處傳來一個孩童的聲音。

循聲而去,原來是一位手持竹簡、白發長須的六旬老人和一個八歲多的孩童,在河流旁的大石塊上學習《老莊》。

這老人是子覓的兒子,名為竹須,竹須是現在竹龍一族的族長。那孩童是竹須的孫子,名喚竹賢。

竹須有一子,名為竹欣。竹欣與其妻子江氏生有一子一女,子為哥哥,便是竹賢;女為妹妹,名喚竹玥。

當下小竹賢一麵拉著爺爺的手,一麵懇求道:“爺爺,爺爺,你今兒一定要教我武功。”

爺爺左手持著竹簡,右手輕撫著胡須,長笑兩聲,說道:“要爺爺教你武功也可以,不過賢兒你得先把這《老莊》給讀懂咯!並且要領會它所講的道理。”

小竹賢聽罷,兩眼散出迷惑的光芒,喃喃道:“啊?為何還要讀懂《老莊》?這和我學武功有何關係嗎?”後撓撓頭,顯得些許無奈。

爺爺瞧了竹賢一眼,哈哈笑道:“賢兒,這就與爺爺之前和你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關了。世間萬物俱是由道演化而來,武學也無例外。百年前你的祖爺爺子覓就是體悟了道家學說的真諦,從而創造出至高武學—竹龍神功。”

竹賢一聽,甚感欣奇,激動道:“竹龍神功?很厲害麼?爺爺,爺爺,我要學。”

爺爺微笑中瞧著竹賢,手指摸著長須,徐徐點了點頭,道:“嗯!要想學成這竹龍神功,就必須熟讀《老莊》,熟讀後還要領會其內涵真意。這道家文辭幽深微妙,難以明白通曉,你要好生研習才是。”

竹賢道:“嗯嗯,爺爺我會好好學習《老莊》的。”

正當爺孫二人說話之際,竹林遠處傳來一個小女孩的聲音:“爺爺,哥哥,該回家吃飯啦!爹爹和娘親已經把飯菜做好啦!”

爺爺舉目向竹林外望去,道:“是你妹妹竹玥來叫我們回去吃飯了,賢兒我們回去吧!”

竹賢道:“好的,爺爺。”

而後,爺爺便牽著竹賢往家裏走去。

爺爺和竹賢回到家時,妹妹和爹爹已將飯菜端上了桌。這飯桌上的菜有鹿肉、魚肉、竹鼠肉。其中竹鼠肉是竹村每一戶人家飯桌上必備的美味菜肴。隻因竹林繁盛,所以竹鼠也特別多。在竹村族人眼裏,這竹鼠可不是一般的獵食之物,它們全身皆是寶,竹鼠肉質細膩、鮮美可口,女子吃了可美顏,因此竹村女子個個皆是細皮俊美。竹鼠肉甘、平、無毒,補中益氣,解毒。竹鼠皮張,毛絨豐足、色澤光潤、板質良。竹鼠子油、子牙、亦供藥用。

竹賢一家五口、爺爺、爹爹、娘親、還有妹妹竹玥坐席吃飯。

席間爺爺對爹爹說道:“明兒是你娘的祭日,我們全家上山去祭祀吧!”

竹玥個性靈敏,可愛好動,話也甚多,這不爺爺才說出話來,她便喊道:“爺爺,爺爺,我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