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生物技術的發展引發的倫理及安全性問題,正確地看待生物技術的發展及影響。
一、動物克隆及克隆人
(一)動物克隆
1997年2月23日,英國科學家Wilmut等人向全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隻來源於體細胞的、由克隆方式獲得的克隆羊——多利問世了,這一消息的公布立刻在生物學和非生物學界掀起了風波,“克隆”一時間成為各媒體乃至全社會討論的焦點。事實上,在多利誕生之前,早在1938年就有科學家提出了動物克隆這一概念。1952年由羅伯特·布瑞格和托馬斯·金對小蝌蚪的細胞成功地進行了無性生殖;1978年英國科學家史彼德逑和愛德華茲培育出了第一個試管嬰兒路易斯;1984年第一隻胚胎細胞克隆羊誕生;而1997年多利的誕生,從理論上證明了已分化的動物細胞的全能性,也就是說動物細胞在適當的條件下,通過基因組的重新組織,就可能發育成新的個體。從理論研究的角度看,動物細胞全能性的證明對於發育生物學、遺傳學理論的發展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從應用角度看,動物克隆技術的成熟對於動物資源的種質保存、盡可能多地保存生物圈內的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培育優良物種也有重要的意義。多利誕生以後,人們開始致力於研究其他克隆動物,2000年,Kato等培育出體細胞克隆牛;同年,Polejeava等培育出首例體細胞克隆豬;2003年,Sanghwan等克隆出了敲除α-1,3-半乳糖苷轉移酶基因的克隆豬。克隆豬的成功獲得,使人類的異體移植看到希望,因為豬的器官在大小、形狀及生理特點等方麵與人的器官非常相似,因而克隆豬的成功,使異體移植成為可能,但是目前技術還不完善,若使異體移植真正實現,還需在理論和技術方麵取得更大成就。
(二)克隆人
克隆羊多利的誕生從理論水平上表明了對於哺乳動物、甚至人類自身進行無性繁殖的可能性,在多利誕生後,就相繼有人提出了克隆人的計劃。據美國媒體2002年11月27日報道,當地時間前天,在意大利羅馬舉行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素有“克隆狂人”之稱的意大利著名生育專家塞維裏諾·安蒂諾裏宣稱: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克隆嬰兒將於兩個月後——2003年1月誕生;而邪教組織雷爾教派成員、法國女科學家布瓦瑟利耶則在2002年12月27日宣布世界首個克隆嬰兒——名叫“夏娃”的克隆女嬰已經於26日降臨人世。目前克隆女嬰的真實性尚無有關的科學證據,但是從克隆技術問世之日起,克隆人就成為了人們爭論激烈的話題。
1.國際社會對克隆人的態度
目前,國際社會對於克隆人研究,普遍的態度是“禁”。2001年12月聯大通過決議,決定設立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國際公約特別委員會,專門對與製定這一公約有關的問題進行研究,以便為聯合國製定這一公約鋪平道路。美國、意大利、哥斯達黎加等60個國家主張禁止包括生殖性和治療性克隆人在內的一切行為。英國、俄羅斯、中國、日本、比利時、法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讚同禁止生殖性的克隆人行為,但強調是否禁止治療性的克隆人行為可由各國自主立法決定。一些國家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克隆人進行了相關的立法,比如中國新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中規定了10大禁止,其中明文規定禁止克隆人;日本2001年實施的《克隆技術限製法》嚴禁克隆人,人類克隆胚胎也屬禁止之列,但對後者並沒有徹底封殺,而是要在3年內重新決定是否解禁;2001年,英國通過立法,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批準治療性克隆人研究的國家。根據法律規定,要進行此項研究的科學家都需向政府申請執照,2004年8月11日,英國政府向紐卡斯爾大學頒發了世界第一份“克隆執照”,批準它以醫療為目的進行克隆人類胚胎研究。“克隆執照”的頒發為治療性克隆人的研究提供了保障和規範,但目前世界範圍內對治療性克隆人的研究看法仍有分歧,主要集中於治療性克隆人研究是否會使生殖性克隆人研究的禁令名存實亡,目前對治療性克隆的研究各國仍持不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