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雖老,麵白無須,保養極好的老太監,低頭彎腰,恭敬說道:“不錯,就好比奴婢見文老相國就好似看到一座巍峨高山,千年不移,而王相則是有如大江大河,氣勢浩蕩,劈山而行。非獨如此,就算是在琴棋書畫上造詣深厚的人身上的氣質也會與常人不同。”
“那你能看看這貢院裏麵,有哪位考生的文章做的好嗎?”聽到這句話,蕭璋極有興趣地指著貢院方向問道。
老太監的腰更彎了幾分,微搖了搖頭道:“貢院裏麵的聖人塑像曆經千年香火,乃是全天下讀書人的寄托。這幾日又是大比之日,文氣浩瀚直達青天,裏麵監考的王相與眾位同考官各個都是學問不凡,從外麵看去,好比隔著一個蓋著蓋子的大水缸去抓出一條魚,莫要說我,就是本領比我再強一倍的人物也絕無可能做到,除非……”
說到這裏,老太監突然止口不說直起腰來,死死盯住貢院方向。
聽得正覺有趣的蕭璋正要開口問一聲除非什麼,就見天上一聲驚雷劈過,然後便是烏雲彙聚在貢院之上。
從皇城樓上看去,整個玉京城萬裏晴空,唯獨貢院上空積聚著一片烏雲,看起來顯眼至極,看起來就好像……
然後蕭璋就把老太監沒有說完的話自行補了出來:“除非有魚從裏麵把水缸打破了一個洞。”
“沒錯,”回過神來的老太監急忙跪下向蕭璋認罪,“老奴一時震驚居然忘卻了陛下,真是罪該萬死。”
“算了,大伴,你起來吧,”蕭璋擺擺手,無所謂道,“不隻是你,就算是寡人剛才不也是失神了,你還是向朕解釋一下,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吧。”
“是,陛下。”老太監急忙起身,指著貢院上空的烏雲春雷說道,“如果老奴沒有猜錯,裏麵應該有一位考生答題的時候,心念合一,文章契合了天地大道,所以才會有這種異象生成。”
“恩,就和《淮南子》中記的'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差不多,對吧?”蕭璋也是看過不少書,迅速反應過來。
老太監搖了搖頭,道:“老奴沒讀過書,不知道這些典故,不過應該確實是一樣的道理,這在我們武藝的修行中也有一個名目,就是天人感應,逆反先天,如果這考生棄文從武的話,隻要方法不差,用不了幾年恐怕就足以和老奴相提並論了。”
“這是真的嗎?”蕭璋驚訝問道,有道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就是因為,文章好壞不像武藝高低一樣直觀明了。
之前雖然有天象,但他對於這些還真不太清楚,但老人的武功他可是一清二楚,單論武藝,就算比起朝廷裏麵那幾位戰功卓著的大將軍也是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