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飛劍留字(1 / 2)

陳浮生很快便看到了水老大所謂的“夔門天下雄”。

這夔門果然堪稱三峽最為驚險的一帶,原本有如野馬狂奔的浩浩江水擠做一線自那道天造地設的門戶之中穿過,立馬馴服地被收束於門內,船借水勢,速度何止倍增!

但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映入眼簾的便是那那揮舞幹戈的猶豫石。雖然不是夏汛,但是一江怒水直奔灩澦堆,狂瀾騰空而起,倒卷珠簾,拍打出漫天浪花,渦流千轉百回,地動山搖,十裏可聞雷鳴,這就是傳說中的“灩澦回瀾”。稍有不慎,就會撞到巨石上,船毀人亡,斷無生還之理。這時候的水老大再也沒有了和他廢話的心思,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操控船隻之上,好在正值秋季,灩澦大如象,瞿塘雖不可上,下水船卻是無礙。

憑借著他三十年的經驗、技巧、決斷,有驚無險地避過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漩渦,至於其他的旅客,早就在這天地之威麵前失去了顏色,一個個瑟瑟發抖地躲在船艙裏麵,乞求老天保佑。

陳浮生沒有這樣做,不但如此,他反而更向前幾步,用了個黏勁,穩穩地站在船頭,去直麵這難得一見的天地奇觀。

無論哪家修行,氣魄都要足夠,如果聊直視這天地壯景的勇氣都沒有,還修什麼道,成什麼佛?

漸漸地,陳浮生有所領悟,出蜀,何謂出蜀?

一瀉千裏方為出。

隻有如此酣暢,才足夠淋漓,稱得上大自在。

不能否認,陳浮生在天欲尊者旁邊苦修十年,又蜀中沉寂一年有餘,雖然心性得到了最大磨練,根基也紮得極為牢固,但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幾分鋒芒,幾分銳氣。

而這恰恰是大自在天子法所提倡的。

偏偏這個時候他乘船東下,看到了這天地間最為雄奇的一幕場景,心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劍通主人心,除了陳浮生,無人能夠察覺書箱之中,衣袖之間的綠竹秋水兩劍同時嗡嗡作響,想要破袖而出,一展鋒芒。

大自在天子劍氣也好,青城劍法也罷,陳浮生學的,都是一個劍字。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練劍之人,世間不平,一劍斬之。

陳浮生摸摸劍身,默默不語,今時今日,他才真正明白修行中人,為何劍修殺伐最強。

劍修,在某種程度上極為類似魔修,至情至性,心性最為純粹,道心自然強大無匹。

但現在還不到時候,情緒還沒有達到最高點,就使不出那足夠圓滿的一劍,他還需要等一等。

好在,他等的時間不算太長。

過了猶豫石,雖然依舊湍急,但是危險性無疑大大降低,沒過多久他就在那在南岸白鹽山斷壁下,看到了有一塊長千尋、平滑如鏡、刻滿字體的赭白石壁,這就是傳說粉壁石刻,又稱粉壁堂。

粉壁堂上,密密麻麻地刻滿了篆、隸、楷、行字體,大有一丈見方,小的僅有指頭大小,其中根據陳浮生所知不乏名家手筆,年代更是從不可考據的上古一直延續到本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