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鄉試(一)(2 / 2)

沒有拍到陳浮生,葉信兩掌順勢一合,輕拍一聲,眉毛一挑,笑罵道:“我還沒和說你呢,你就先數落起我了,你去閉關讀書居然也不告訴我一聲,害得我去你家跑了好幾趟。”

是的,經過左思右想,葉信還是忍耐不住,決定下場考這一科,這也是人之常情,雖然他父親是節度使,但他不是嫡長子,他父親在軍中的勢力輪不到他來接手,如果隻是給他大哥打個下手,他又怎麼可能滿足,更何況文貴武賤,他也不是想將一輩子押在軍隊上麵。

所以這一場對他至關重要,今後是官是民,便全在此一舉了。如果不成,他就得回去等上三年再來了。沒有人願意蹉跎時光,再浪費三年,所以他這一次勢在必得!

抖一抖肩,陳浮生沒有說什麼,深表理解,和對方一樣,他也有著不能不來的理由,隻是不那麼光明正大罷了,不過以他對葉信了解的水平看來,葉信這一次的舉人想要拿到手,不算太難,進士能夠考上就要看運氣了。

想到這裏,他轉移話題,壓低了聲音,開口問道:“我前天才回來,對於這主考官隻是聽了個名字,沒什麼了解。你知不知道他是哪邊的?”

雖說對方無論怎麼樣,他都有著憑借著文章順利拿下秋闈的自信,但是有備無患總是好的而且他相信,憑借著葉信家裏的勢力,不敢說一清二楚,主考官的大致信息早就得到了。

葉信和他打了一年交道,自然聞弦歌而知雅意,看看左右,忽然壓低聲音道:“陳兄,我聽說這次的主考官乃是禦史出身,名喚江源,據說當年他會試的時候便是文老相國做得主考,為人極是穩妥方正。”

“文老相國是他的座師嗎?”陳浮生暗暗點頭,拱手一謝,“葉兄,多謝指點。”

這句話裏麵,信息量很大,禦史承擔了風聞監察之責,是舊黨黨首的門生,性格方正,有了這三方麵,就足以做一篇好文章了。

舊黨出身,自然不能談什麼變法之類的字眼傾向,禦史又大多講究個道德完人,從這些方麵入手絕對不會錯。

想到這裏,陳浮生迅速將文老相國的文章在心底過上一遍,文老相國執掌朝堂十幾年,本人又是學問大家,他的文章自然是天下流傳。

前朝名家曾言“功夫在詩外”,科舉又何嚐不是,就算你文章做得花團錦簇,文章不合考官的眼緣,那也隻有飲恨的的冤枉,沒有地方說理去。

隻不過,這樣充其量隻不過買個保險,想要拿個好成績,還是要在文章本身上下功夫,正所謂理辭氣清,不外如是,如果能夠再加上些個人的見解看法,一個舉人才稱得上十拿九穩。

“不用,你我兩兄弟,這些事情算得了什麼,以後如果同朝為官,還要互相攜手。而且在最近的文會上大家都談過了,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了,也就你一個人藏在山裏麵,才對這些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