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金波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
高璨同學的詩集《夏天躲在哪兒?》中有比較多的小詩,是對那些稍縱即逝的感覺的記錄,但這種感覺是藝術的,是作者審美的活動,因而也便成了一種藝術感覺的描繪。這感覺因為被藝術地把握著,因而也就有了作者獨特的色彩。作者找到了“一顆屬於我的星星”,“我來到小河邊/她也跟進河麵/我伸出手與她相握/她卻散成無數”(《望星空》)作者寫霧:“霧來了/小樹蒙上了臉/小河蓋上了紗被/樓房穿上了紗裙”(《霧》)寫青草,從遠望開始寫起,進而寫“走近”、走進草地中、坐在草地上,因而才“看見一棵棵青草在向上”(《青草》)。讀著這些小詩,似乎感覺到了作者的輕鬆自由和不經意,但就在這不經意中,我又驚異於作者敏銳的觀察力。
當然,寫詩並不都是即興式的,也不是隨意式的寫作,它需要動情,更需要思考。作者那首《時間》,可以引發讀者許多思考。作者先寫時間像“一滴水珠/抓也抓不著”,像“一團濃霧/捕也捕不著”,然而,即使時間如“一片青草/雖然我抓得住/但卻永遠/阻止不了/它的蒼老枯黃”。那首《假如我是聲音》,作者借聲音的幻化表達了對世界的愛,同樣是一首構思新巧,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好詩。從這首小詩中,我們不但讀出了作者善於以實寫虛,把無形的時間寫得有聲有色,更重要的是讀出了作者對於時間、對於生命的感悟。這種感悟加重了詩的深刻性和思辯力。這正是詩在表現力上的以少勝多。
高璨的這些詩,屬於她四年級的學齡階段,顯示著這個年齡段的情趣,幻想和想象,以及對於大自然泛靈心理的獨特感受,因而她的詩裏永遠濡染著童話的色彩。如《春容》、《毛毛雨》、《湖》等。我可以從她的詩中找到大量這樣充滿童趣的小詩,看到小雨滴“參加跳傘比賽”,看到蛙弟弟“高興地與毛毛雨遊戲”,看見湖水“變成一台電視機/好多東西全攝進/現場直播”。在她的筆下,生活充滿了快樂、生機。其實,即使將來她長大了,這些單純的氣質,優雅的姿態和審美的品位仍是生活所需要的。
除此之外,她也寫了一些不快樂、甚至有些淒美的詩,如《活著》、《南飛的燕子》、《懷戀》。這些詩寫到了挫折、不幸,甚至死亡,但它源於一顆溫暖的心。有了細膩的感情體驗,才能讓故事像溪水般在筆端流淌。
詩需要感動,感動著自己,也感動著大家,從而滋潤著讀者的心。
高璨有些詩,沒有雕琢,沒有偽飾,隻憑著天真、直覺、敏銳,就直抵美的境界;而另一些詩,又是憑著她的感悟、思考和發現,讓她的詩站立了起來。
如果說還有什麼希望的話,我期盼高璨在詩的語言上多下一些功夫,多錘煉,多推敲。人們常說,詩是文學中的文學,這說明詩在內容上要更凝練集中,在語言上也要更精微、更純正。還要注意音樂性,無論朗誦還是默讀,在讀者聽覺和內心感受上,都應當有一種美聽的藝術效果。
讀完了高璨的詩稿,我發現她經常都在寫詩。這些詩,雖然參差不齊,但每首都有可圈可點的詞句。我更看重的是,她從小生活在詩的感覺中,詩的意境中。她帶著稚童的純真體味生活,又懷著虔誠的心寫下這一行行詩。我甚至想到,她將來能不能成為一個詩人,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已展示了她的天分和靈性,領略過一種獨特的詩美。被詩美浸潤過的心靈,永遠是豐富的、充實的,奉獻給生活的將是美的饗宴。
2005年7月31日於北京
時間
西安實驗小學四(六)班高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