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寒開出的條件很簡單,隻要幾位大將能夠開城投降,那他們不會受到任何報複,生活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當然,若是願意協助炎黃部落管理俘虜們,並監督俘虜們幹活的話,甚至還能獲得比之前還要富足的生活。
麵對這樣的條件,大將們陷入了沉思。
一方麵,是站在部落,是站在曾經共同生活的族人一邊,繼續和炎黃人戰鬥到底,直到他們全部死亡,或是取得最後的勝利。
一方麵,是站在部落的對立麵,成為炎黃人奴役族人的幫凶,被曾經的族人唾棄,但卻過上比之前更富足的生活。
這樣的選擇,對所有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畢竟,要是接受了炎黃人開出的條件,就等於是賣了部落,賣了族人,賣了一直以來和他們在這鎮苗城裏堅守的手下戰士。這實在讓他們的良心有些難安,尤其是那些有家人死在炎黃人或是那些“夷奸”手中的大將,他們的家人在那樣危險的情況下,尚且還會因為自己的良心而鬥爭,他們要是投降了,接受了炎黃人的條件,該用什麼麵目去見家人呢?
可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屈服。
歸根到底,人都是自私的,但更大的因素還是,他們難以看到最後勝利的希望。他們不是在部落之中,沒有見識過炎黃部落的族人,他們經曆過和炎黃部落的戰鬥後,深知這個部落的強大,再繼續堅守下去,他們能取得的最好成果,也不過是拖到冬天到來,要是東夷部落尚未被攻破的話,他們大可以繼續耗著,尋求最後勝利的機會,可是現在,根基已經不在了,他們已經成了無根之木,再怎麼努力,也隻會腐朽、腐爛,最終消散。
所以,與其為了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事情而做無謂的努力,還不如現在就收手,雖然死後沒有顏麵去見先祖,但也算是為延續了先祖的血脈。
人想要說服自己,總是能夠想到許多的理由,而隻要想到了一個理由,那剩下的一切就順利的多了。
而幾位大將商定之後,為了給炎黃部落一份見麵禮,更為了根除掉最後一絲不安全因素,便設下了套,由阿咕將己鳴請進了套。
沒有了己鳴的威脅,剩下的一切便簡單起來。
早就不想戰鬥,隻不過是害怕投降最終還是難逃一死的東夷部落戰士,在得到了保證之後,很快便同意了大將們的投降,也許其中會有幾朵逆流的浪花,可馬上,其就會被壓下去,看不出任何的痕跡,聽不到任何的聲響。
第二日,在炎黃部落大軍不敢有任何大意的嚴密監視下,緊閉了近一個月的鎮苗城大門,終於再次打開,扔掉了武器的東夷部落戰士,在六位大將押解著被綁縛身體,塞住嘴巴的己鳴走出城門,依次走出,向城外的炎黃人正式的投降。
而此時,正好是張寒之前所保證的第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