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己鳴嘴中凶殘,對待東夷人毫無任何憐憫、仁慈的炎黃人,在第二天,在己鳴逃跑的恥辱刺激下,竟然沒有殘忍的報複剩下的東夷俘虜,依舊一如平常的讓他們繼續勸降喊話。
這一下,因為現實與己鳴講述內容之間的反差太過巨大,這些東夷戰士便忍不住對己鳴說的內容產生了質疑,畢竟,若是己鳴說的都是真的,那城外的族人們,此刻恐怕早就已經遭到炎黃人的毒手了。
己鳴在他們心目中,原本的形象便開始動搖起來。而一直關注著己鳴動作的幾位大將自然也不會浪費這麼好的機會,在他們的推波助瀾和刻意引導之下,原本還沒什麼概念的戰士,順利的開始按照引導想起了另一件事。
己鳴突然的逃跑之前,是否想過他的行為會給剩下的東夷俘虜招來可怕的災禍呢?
雖然現在這種災禍沒有出現,可那是因為炎黃人的沒有追究,可己鳴的本心呢?
質疑就像一顆種子,隻要在人們的心中落了地,便會頑強的紮下根,進而肆無忌憚的生長。
當初尊敬己鳴的戰士,看待他的眼神開始變得有些奇怪起來。雖然能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安全逃離本應是一件無比英勇,足以被看成是英雄的事跡,可換了一個角度之後,這種英雄般的事跡便立刻變化為了另一個版本。
一個不顧族人安危,用族人的數十條性命為自己墊背的人,實在是無比可恥。
那些親人還在城下的戰士更是進一步開始仇恨起己鳴來,看著己鳴的眼神也由之前的尊敬變為了憤恨。好在炎黃人並不像他講述的那般凶殘無情,否則,隻怕他們的親人,現在真的已經沒命了。
到了這裏,其實己鳴就已經難以翻身,根本沒有半點可能去染指鎮苗城中眾多東夷人總指揮的位置了,可全都是由資格最老、經驗最豐富的獵人起家的幾位大將卻並不放心,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諺語他們不知道,可這種實踐經驗,他們可太豐富了。
於是,在對己鳴的質疑、不滿達到了差不多程度的時候,幾位大將吩咐親信給己鳴最後一擊。
己鳴不顧族人的安危,敢於冒著這麼大的風險逃跑,目的是什麼呢?
這樣的疑問迅速的在鎮苗城中傳播,而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被己鳴拉攏的那些中層的隊長、百長們很快給出了答案——權力。
己鳴,敢冒這麼大的風險,置如此多族人性命於不顧,也要逃跑進入鎮苗城的原因,就是想要奪取鎮苗城的權力!
這些隊長、百長們以自己的經曆開始對身邊的吹噓起來。
也就是因為這最後一擊,己鳴清楚,自己沒有任何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