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族長們明白,現在不是罵娘的時候,好好的商議一下,接下來該怎麼做才能將風留在王都才是正事。
但是,很可惜,風沒有給他們機會,在心中估計這些族長們差不多該消氣,恢複理智了之後,之前消失的采風官再次出現在了各個王都氏族的住地之外,繼續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王都之中,風還在和十一個王都氏族的族長們進行著無聲的對抗。
王都之外的那些氏族們則還在商議著開春之後要不要派出戰士跟隨風前往南方,征伐三苗部落。
雖然風的描述下,三苗部落現在仿佛隻要用手指輕輕一戳就會轟然倒下,可是比起那些並未經曆過於三苗人戰爭的年輕人,各個部落之中的高層們都有和三苗部落戰鬥過的經曆。
他們差不多每個人身上都有三苗人的武器留下的傷疤,全都有親人夥伴死在與三苗部落的戰爭之中,他們對三苗部落的了解遠比那些已經被風鼓動的熱血沸騰的年輕人要深,也因此,他們對風的話並不是那麼的信任。
雖然風是部落的大王,應該不會欺騙他們,可是,他們卻更願意相信自己通過戰爭與鮮血而得來的經驗。
在他們看來,三苗人在部落周圍的時候,尚且都是如此的難對付,現在,去到他們已經生活了十多年,自己卻什麼都不知道的南方,隻怕會更加的難以對付。若是戰爭之中,氏族派出的戰士死傷太過慘重的話,那氏族的未來怎麼辦?有多少氏族,是因為戰爭之中死傷太過慘重而衰弱甚至直接消失的,他們雖然沒有親眼看過,可全都聽長輩們說起過。
還有,對風嘴中的那個會幫助自己的有苗人族群,他們也充滿了不信任,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以氏族部落為認知的時代裏,無疑是至理名言,更何況,“有苗”這個名字顯然和三苗部落關係不淺,誰能保證這不是三苗人故意設下的陷阱呢?
於是,在大部分的氏族之中,關於是否要派出戰士前去征伐三苗部落的爭論,將氏族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年輕人們渴望著建立遠超黃帝和其他先祖們的功業,紛紛要求要參加這場注定會一直流傳下去的曠世之戰。
上了年紀的氏族長老們為了氏族的未來考慮,卻決心要再觀望觀望,若是風征召起的大軍不夠強大的話,他們可不想讓族中的支柱們死在遙遠的南方,導致氏族在他們的手裏衰弱下去。
而風顯然早就猜到了這種有可能出現的局麵,因此,他早就做好了第二手的準備。
年輕人可以用榮耀來鼓舞起他們的鬥誌。
對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越發變得穩重世故的年長者們則就必須要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了。
風相信,自己給出的利益沒人會拒絕。
因為,銅礦的誘惑是難以抵擋的。
無論是哪個氏族,無論是強大還是弱小。
風對此,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