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沒有收獲之前,東夷部落住地裏的老弱婦孺們還在猶豫糾結該不該勸說自己的兒子、丈夫和父親投降的話,那在收獲之後,他們的心就堅定了許多。
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炎黃人拿出的各種工具,在之前,每年到了收割的時候,便是整個東夷部落最繁忙的時候,沒有足夠鋒利的金屬工具,他們隻能靠著握在手裏的鋒利石片或者貝殼割掉稻穗,不僅費事,而且費力。
但在今年,有了炎黃人的幫忙之後,他們突然發現,收割原來能這麼簡單。他們再也不用走在稻田之中瞻前顧後,生怕漏割了一個稻穗了,有了青銅鑄造的鐮刀,他們在炎黃人的指導下,彎腰一把一把的將稻子整株的割倒,不僅免於再去一株株稻子的尋找稻穗,割倒的稻杆,在把稻穗上的稻子都打出來之後,還能當做冬天燒火的好燃料,保暖的好材料,實在是太有用了。
而在聽到了炎黃人頗為不屑的講述了耕犁等更多的農具之後,東夷人對加入炎黃部落的渴望就更加強烈了,反正,這些東西都能夠用金子和貝去交易,隻要一小塊金子就能夠換來一把青銅製造的鐮刀,一塊貝就能換來青銅鑄造的犁頭,實在是很劃算的交易。
之前,東夷人還考慮直接投降會不會讓戰士們心裏感到被侮辱,但現在,在看到了炎黃部落這些稀奇古怪但卻十分有效的各種農具之後,他們心中的顧慮直接就飛到了九霄雲外,比起能夠多種出一些糧食來吃,戰士們被侮辱了就被侮辱了唄,反正又死不了人。
不過,事情永遠不可能按照人的設想去進行,東夷部落住地裏的東夷人利用自己的安全來作為籌碼勸說自己的親人向炎黃部落投降,但這些東夷部落的戰士們雖然內心動搖,但卻不想就這麼窩囊的投降,雙方最終還是下了戰書:
三日後,在東夷部落住地之外的空地之上,雙方進行一場公平的戰鬥,雙方各派出三千最精銳的戰士,炎黃部落若勝利了,那東夷部落便接受炎黃部落的一切要求,向炎黃部落投降。若是東夷部落勝了,那炎黃部落必須立刻離開東夷部落的住地,而且再也不許回到這裏。
一場大戰最終還是難以避免。
雙方進行決鬥式的戰爭,最揪心的人無疑是東夷部落的老弱婦孺們,他們都不希望自己家的戰士被選中,因為他們都很清楚炎黃人武器的鋒利,最終東夷部落戰敗的可能性很大,而戰敗一方的死傷無疑是誰都難以預料的。
定下了時間地點之後,雙方都開始選拔參戰的戰士,東夷部落的參戰戰士很好選,之前擴大的青金軍戰士雖然少了祁部的一百餘名戰士,但起碼還有七八百名,有了這些精銳戰士作為骨幹,一支三千戰士的隊伍很快的就組織了起來。
相比於東夷部落的迅速,炎黃部落就顯得非常慢了,在八千戰士中選出三千戰士本來應該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各個王都氏族都不想在這個時候損失掉自己氏族的戰士,因此都不想派戰士參與。在誰都不想派出戰士參與的情況下,這三千人怎麼都聚不齊,最終,發怒的風隻好規定十一個王都氏族個派出兩百戰士,剩下的八百名戰士則由王族出六百名,長弓氏族出五十名神弓手,小聯盟的其他氏族一起派出一百五十名戰士,最終組成這三千名參戰的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