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呲啦!”一個聲音打斷了張岩的思考,他機械的尋著聲音看過去,正好看到燒火的大嬸將一根正在燃燒的粗柴火放進水中,水火相遇發出激烈的聲音。
張岩愣住了,看著那冒著濃煙的木柴,他覺得自己似乎要抓住什麼了,到底是什麼呢?張岩愣愣的看著那根依舊在冒煙的木柴。
“對了,是木炭。”當張岩看到那木柴前端的黑色木炭之時,他終於抓住了那一閃而過的感覺,“木炭啊,我真是笨啊,光想著煤炭,竟然沒想到煤炭名稱是由什麼引申出來的。”張岩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在煤炭沒有出現之前,炭火指的就是木炭燒的火,《賣炭翁》一文裏那些富戶用來取暖的正是木頭燒製的木炭。
感覺自己找到了原因的張岩抓緊跑向山後的青金工坊,他要找幾個幫手來嚐試一下如何燒製木炭。
也許有人會覺得木頭燒製的木炭會沒有木柴散發的熱量高,但是事實上由於木頭在燃燒之前需要先吸收一部分熱量才能燃燒起來,因此它散發的熱量遠不如已經完成這一步驟的木炭,這一點從煉鐵的原料就可以看出端倪,在煤炭大規模應用之前,煉鐵的燃料都是木炭。
“你說的可是真的?”正在熔鑄青金的張山眉頭一皺,能夠獲得更高的爐溫對於他們這些整天和熔爐打交道的人來說,無疑是好事。
“自然是真的,”張岩自信的點著頭,“不過,對於這木炭如何燒製我也沒有半點頭緒,隻能慢慢試了。”
“沒事,”張山眉頭紓解,微笑起來,“隻要能夠提高爐溫,那再難的事情我們都會解決的。”
“帥!”張岩一臉讚歎的豎起大拇指。
說幹就幹,張山和張岩以及張山的幾個得力助手開始了燒製木炭的慢慢長路,一開始,他們隻能先去觀察每家每戶的廚房,看過那些殘存木炭之後,張岩覺得木炭就是木柴沒有完全燒完殘存留下的,隻要能夠讓木柴燃燒但不會完全燒完達到這個條件應該就可以得到木炭了。
為了能達成這樣的條件,張岩用泥土做成了一個小土包,放入過量的木柴,然後點火,讓火苗在這泥土做成的小土包之中緩慢的燃燒,但是等到火焰熄滅,連煙霧都消失後,扒開小土包之後他才發現,隻有上麵的木頭被燒成了木炭,還是那種已經燃燒的差不多的木炭。
於是,他隻好對這個小土包方案進行改進。改進的方法也很簡單,在下方留一個小的燃燒孔,將上方的孔作為出煙霧的孔,在底部點火,但最終火焰一直持續,他得到了一堆灰燼。
他隻能繼續改進…
就這樣,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之後,他終於得出了最優的方案,從上部點火,在底下留四個孔,這樣就能讓火焰從上麵燒到底部,而火焰燒到底部後,再將那四個孔封死,隻留上方一個很小的孔,這樣,除了外麵的那些細樹枝燒盡了之外,中間那些粗樹枝、樹幹都變成了泛著光澤的黑色木炭。
他熔煉銅製炊具的第一步,終於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