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西起甘肅南部,經陝西南部到湖北、河南西部,除了和淮河一線成為分割中國地理南北的分界線之外,還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秦嶺之名自漢代就存在,但之前的人們更習慣於稱呼其為南山,但唐朝時詩人韓愈一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讓秦嶺之名傳播開來,之後人們便習慣於稱呼其為秦嶺了。
秦嶺之所以會被稱為華夏文明的龍脈,正是因為其滋養了八百裏秦川,哺育了周、秦、漢、唐這華夏文明最引以為傲的文明。
可是對於此刻踏入秦嶺的張岩等人來說,這片山林隻是讓人心神不安的禁地。百人尋礦小隊已經進入秦嶺有三天了,三天裏雖然不像虎斑之前說的那般誇張,可是眾人卻也見識到了許多之前從未見過的野獸、草木。
而這一天傍晚他們又見到了另一種隻在氏族典籍中記載過的神獸。
“貔貅!?”
“滾滾?!”
看著前方竹林裏那若隱若現的生物,有幾分見識的戰士頗為緊張。貔貅,傳說中蚩尤的坐騎,食鐵吞金,生撕虎豹,凶殘無比。
而相比於這些緊張的戰士以及其他頗為茫然的戰士,張岩卻帶著幾分驚喜,“真沒想到我在這原始社會竟然也能看到國寶。”
似乎是聽到了尋礦小隊的動靜,又或許是感受到了危險,正在對付竹子的滾滾迅速的消失在竹林之中,讓沒能近距離看看國寶模樣的張岩頗為遺憾。
而看著竹林中那頭“神獸”貔貅避開了自己這行人,那些知道這是蚩尤坐騎的戰士都鬆了口氣,心中對虎斑所說的危險又信了幾分。
“你們都看到了,這就是傳說中九黎首領蚩尤的坐騎貔貅,食鐵吞金,生撕虎豹,這等神獸在這裏都甚是常見,所以你們千萬不能大意,明白嗎?”作為經驗豐富風狩獵隊長,虎斑趁機向隊伍裏的戰士們打預防針。
聽著虎斑的警告,張岩頗有些不以為然,進入這山林之中已經三天了,三天裏他們遇到了各種傳說中的神獸,可是張岩發現這些所謂的“神獸”都不過是常見的動物罷了,就算有一些是不常見的動物,可是那些動物見到近百人的隊伍聚集到一起早就溜之大吉了,趨利避害是所有有靈性動物的天性。
而真正可能會讓隊伍陷入危險的,張岩認為是迷路,雖然對虎斑所說的種種危險不屑一顧,可是有一點張岩是絕對認同的,那就是這山林之中樹木繁盛,哪怕現在已經是春末了,走在林中依然難以看見太陽,有的地方甚至在正午時分都光線暗淡,因為沒有前人行走的痕跡,整個隊伍步履艱難,三天裏他們連一座山頭都沒有翻過,若不是沒有見到之前留下的記號,張岩都要覺得他們要繞回來了。
不過相比起這些,礦石的蹤跡依舊難尋才更讓張岩頭疼,三天了,當初在鎮苗城,三天的時間他和十幾個小弟足夠找到十多個礦洞了。而且更讓張岩難受的是這些山脈基本上都被植被覆蓋著,這就意味著其表麵都是適合植物生長的土,而不是含有礦石的石頭,隊伍的糧食隻夠在支持五六天左右,算上回程的時間的話,那最晚後天,隊伍就要回程了,可是不到兩天的時間,隊伍能夠找到礦石嗎?而且就算找到了礦石,這麼遠的地方,連路都沒有的環境,真的適合開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