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車的傳說張岩在神話故事書中見過,蚩尤率領九黎部落和炎黃聯合部落大戰與涿鹿,蚩尤作法升起大霧,使炎黃部落的軍隊不辨方向,黃帝製指南車破之。
不同於航行在海上時難以辨別方向,在陸地上,眾多的標識讓人可以用多種方法來分辨東西南北,因此指南車的原理和指南針並不相同,甚至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雖然名稱相似,但指南車的原理是利用兩個車輪的差動使斜麵軸向頂推帶動曲軸轉動,從而帶動車上指向木人與指南車轉向角度相同,但方向相反,最終實現指向功能,雖然比不上指南針那樣精確,但對於在熟悉的陸上使用已經足夠了。
本來還在疑惑車這種東西為何未出現的張岩聽到這些知識來了興趣,他隻是個文科生,本來對於古代如何造出輪子不是很了解,但是小亮兒腦袋中這些知識填補了這一切,所以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小亮兒敘述出來的內容轉換成實物。而想要做到這些就要靠他之前就已經在使用的工具了。
吃完王宮大餐的張山雖然不懂張岩為何會突然間變得這般積極,但是張岩的積極對於張山以及整個氏族來說都不是壞事,於是在聽到張岩請求把他那些工具帶到了王宮後便爽快的答應了。
“這是什麼東西啊?”看著張岩手中拿過來的種種從未見過的東西,其他三個人都很好奇,尤其是不過十歲出頭的小亮兒,解決了自身的“問題”之後,心情隨之開朗了,孩子的天性讓他對新鮮事物很好奇。
“這個啊,我叫它尺。”張岩向他們介紹了一下手中的工具,“這個是用來測量東西長短的。”為了製造牛角弓,張岩按照自己的印象中的一米作為基本單位,製作了一副木尺和用絲麻材料做成的卷尺。
“這上麵怎麼有這麼多黑色的小橫啊?”小亮兒看著製作“精良”的木尺好奇上麵為何會有長短不一的黑色痕跡。
張岩看著雖然沒說話,但眼神中也是同樣意思的虎森和小苗苗,開始講解起尺、寸,“十寸為一尺,”張岩指著自己製作的木尺,“十尺為一丈,明白了嗎?”
“可這和大王子說的那個奇怪的東西有什麼關係?”虎森第一次主動開口。
張岩看著明顯也是這樣想的其他兩個人,隻好開始普及度量衡的重要。
“明白了嗎?”張岩感覺有些口幹舌燥,“要是不能統一度量衡,按照一個標準來製作的話,那就不能控製製作的部件的大小,完全靠猜的情況下肯定會浪費時間和材料。”
“我明白了,”小亮兒到底是覺醒了製作指南車天賦的人,哪怕還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卻第一個明白了張岩的意思,“那張大哥,是不是隻要我們學會使用這些度量衡就能很快製作出我腦子裏的那個奇怪的東西了。”
“嗯,”張岩點點頭,“你腦子中出現的那個東西不是什麼奇怪的東西,而是當年先祖黃帝製作出打敗蚩尤的指南車,是很寶貴的東西。”
“哦!”雖然知道一些祖先的光輝事跡,可是畢竟還是個孩子,聽到張岩鄭重的說完這些的小亮兒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好了,這些等你識字之後去翻看王宮裏的那些典籍就能看到的,”張岩拍了拍小亮兒的腦袋,“現在就讓我們開始製作這指南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