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建造精神宮殿,想象力是一切偉大事物誕生之母(2 / 3)

據說,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偉大畫家兼雕塑家米開朗琪羅第一回站在一塊碩大無比的大理石麵前的時候,還沒有舉起錘頭和鑿子雕刻,就已經能夠想象出大衛的整體形象了。

中國北宋時期有一個叫文同(字與可)的大畫家,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哪裏呢?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日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隻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的竹子立刻浮現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當人們誇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隻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上麵這個“胸有成竹”的成語故事,說的也是發揮想象力的重要性。研究人員通過對成功者和卓越者的觀察發現,這些人有著共同的特征:他們善於利用想象的力量來生成自己的目標圖景,這個圖景栩栩如生,無比清晰。

對凱恩而言,“沒有想象力的人,無法離開地麵,因為他沒有翅膀,不會飛。”

當觀眾在劇院裏觀賞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時候,當感覺到栩栩如生的恐龍,一腳要踩下時,觀眾會忍不住地尖叫。劇中的恐龍形象就是從小說家的想象開始,然後形成文字。當好萊塢大導演斯皮爾伯格讀了之後,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栩栩如生的畫麵,最後他找到全世界最頂尖的電腦動畫製作團隊,將腦海中的想象,化為影像呈現出來。試問,如果沒有小說家的想象,沒有導演的想象,那麼,還會有這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所以,凱恩指出:“一個人之所以沒辦法成功,就是他沒辦法在腦中想象出他成功的畫麵。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把腦海中想象的畫麵搬到現實中的。”

從孩提時代起,泰拉·霍蘭德就夢想著有一天能當選美國小姐。在1994年,她參加佛羅裏達州的選美大賽,並且贏得亞軍。她決定第二年再試一次,於是參加相同的比賽,也再一次拿下相同的名次——第二名。泰拉沮喪得幾乎想要放棄,但是她沒有那麼做,她繼續專注在目標上。

她決定改變自己所處的環境,所以她毅然地搬到堪薩斯州,並且在1997年參加選美,贏得堪薩斯州小姐的頭銜。同年,她繼續代表堪州參加全國選美大賽,並且贏得美國小姐後冠,泰拉看見自己的夢想實現!

在選美後的一次訪問中,有人問泰拉成功的秘訣。她坦承,當初在一連兩年的比賽失利後,她曾一度想要放棄。然而,她沒有。不但如此,她去借了上百卷各種選美錄影帶,不論是洲際的、國際的、妙齡小姐、環球小姐、世界小姐等等,然後回家一遍、一遍地反複觀看。

當泰拉看著每一個奪魁的佳麗戴上後冠,她想象著自己置身在相同的舞台上。她想象著自己封後的畫麵,想象著自己從舞台走向觀眾席接受掌聲與喝彩。勝利的畫麵一次又一次地在她的腦海中播放著。泰拉說,看著自己成為一位優勝者,就是她成功的關鍵。

另一位記者問她,當她在著名的美國小姐悠揚樂聲中走下舞台,向台下和電視機前數以百萬計的觀眾揮手致意時,會不會很緊張。泰拉的回答很有意思:“不會,我一點都不緊張。”她說:“你看,我在之前已經在頭腦中走過這段舞台階梯千百回了。”

泰拉·霍蘭德的成功事跡進一步啟示我們,成功人士能夠意識到描述他們的夢想的清晰圖景並據此來引導他們的行動是至關重要的。當你在頭腦中想象出了這個圖景,並描述出了它,你的大腦將會開始尋求完成你夢想的途徑,進而讓你取得難以置信的成就。

需強調指出的是,你要獲得什麼東西,要透過想象,想象不是重點,想象之後相信才是重點。是的,相信!全世界每一個人都了解信心的重要性。人是活在三度空間裏,但精神心靈是在第四度空間裏麵。在現實生活中,要實現的東西,都是在你的思考、想象當中先實現一次,先想過一次,在真實的社會當中才會出現。所以,每天至少花10分鍾在早上起床前,或者是在睡覺前10分鍾做想象,這兩個時段是輸入潛意識最好的時段。

打破思維定勢,吸引你想要的一切

創新來自善於發現,善於思考,善於打破思維定勢,換一個角度想問題。很多人不敢創新,或者說不願意創新,是因為他們頭腦中關於得、失、是、非、安全、冒險等價值判斷的標準已經固化,這使他們常常不能換一個角度想問題。

舉個例子,假如有一個人有100%的機會贏80塊錢,而另外一個人有85%的機會贏100塊錢,但是有15%的機會什麼都不贏。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人會選擇最保險安穩的方式——選擇80塊錢而不願冒一點險去贏那100塊錢。可如果換一麵來設定這個問題,一個人有100%的機會輸掉80塊錢,另外一個可能性是有85%的機會輸掉100塊錢,但是也有15%的機會什麼都不輸。這個時候,人們都會選擇後者,賭一下,說不定什麼都不輸。

這個例子給我們的啟示是,平時我們之所以不能創新,或不敢創新,常常是因為我們從定勢思維出發,以致顧慮重重,畏首畏腳。而一旦我們把同一問題換一麵來考慮,就會發現有很多新的機會。其實許多最有創意的解決方法都是來自於換一種方法想問題,在對待同一件事時,從相反的方麵來解決問題,甚至於最尖端的科學發明也是如此。

楊鎖輝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級主管,他正麵臨一個兩難的境地,一方麵,他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也很滿意跟隨工作而來的豐厚薪水。但是,另一方麵,他非常討厭他的上司,經過多年的忍耐,最近他發現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了。在經過慎重考慮之後,他決定去獵頭公司重新謀一個其他公司高級主管的職位。獵頭公司告訴他,以他的條件,再找一個類似的職位很容易。回到家中,楊鎖輝把這一切告訴了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