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給予獲得長久的回報,幫助你身邊的每一個人(3 / 3)

的確,每天做一件善事,不是非要得到什麼讚美之詞,而是讓你感覺別人需要你的同時,你活著才多麼有意義!被別人感激的時候,你心裏會泛出絲絲柔情,你會發現,因為你,生活也有不同。每天做一件善事,給別人一點兒愛,感動別人的同時被自己感動,你會發現,陽光比平時溫煦。每天做一件善事吧!你給予別人的同時,你也收獲了幸福!

善待你身邊每一個人,並給予人理解與尊重

人際吸引力的強弱如何關鍵在於能否獲得他人的好感,而這與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式有直接的關係。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如果你能夠以親人般的熱情善待他人,給予他人尊重,並對他人的過失給予充分的理解,你也會最終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賴。

洛克菲勒年輕的時候曾經一無所有,像當時許多年少無知的人一樣,到處流浪,得過且過。不過,洛克菲勒懷有十分遠大的理想,他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有一筆任由自己支配的巨大財富。

帶著這個偉大的夢想,洛克菲勒來到了距離家鄉很遠的一個偏僻小鎮。在這個小鎮上,洛克菲勒結識了鎮長傑克遜先生。傑克遜先生已經年過五旬,他一直以來都生活在這個雖不繁華但是卻令自己倍感親切的小鎮上。他擔任這個小鎮的鎮長已經很多年了,但是鎮上的人們卻從來沒有想到要選舉新的鎮長。

的確,傑克遜實際上也是擔任鎮長的最佳人選,他性格開朗、為人熱情,而且平易近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地十分善良。無論是當地人,還是來到這個小鎮上的人,隻要與傑克遜有過一定的接觸,他們就會深切地感受到傑克遜的熱情和善良,同時也會受到感染。

洛克菲勒住的小旅館離鎮長傑克遜家不遠。每當洛克菲勒站到旅館旁的大門前向遠方遙望時,他都會看到鎮長家門口的那片長滿各色鮮花的花圃。每次遇到洛克菲勒時,鎮長都會停下忙碌的腳步問這個獨在異鄉的年輕人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當洛克菲勒需要一些生活用品時,熱情的鎮長夫人總是會非常高興地給予幫助,而且鎮長還會時不時地讓女兒為洛克菲勒送去一些妻子做的可口點心。

在小鎮上住了一段時間仍然感到一無所獲的洛克菲勒決定過幾天就離開這個小鎮了,在離開小鎮之前他要特別感謝鎮長給予他的關照。就在他準備向鎮長告別的前幾天,小鎮迎來了連續幾天的陰雨天氣,洛克菲勒不得不繼續留在這裏,同時他也在心裏咒罵著這該死的鬼天氣。

小雨時斷時續,每當雨滴停止的時候,洛克菲勒都會走出旅館大門———實際上洛克菲勒就住在傑克遜家的斜對麵,看看鎮長家門前那些經雨露滋潤而倍加嬌豔的花朵。這一天,當他走出旅館大門的時候,他看到鎮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已經把鎮長家門前的花圃踐踏得不成樣子了。洛克菲勒為此感到氣憤不已,他真為鎮長和這些花朵感到惋惜,於是他站在那裏指責那些路人的行為。可是第二天,路人依舊踩踏鎮長家門前的那片可憐的花朵。第三天,鎮長拿著一袋煤渣和一把鐵鍬來到了泥濘的道路上,他用鐵鍬把袋子裏的煤渣一點一點地鋪到了路上。一開始洛克菲勒對鎮長的行為感到不解,他不知道鎮長為什麼要替這些踐踏自己家花圃的路人鋪平道路。可是很快他就明白了鎮長的苦心,原來有了鋪好煤渣的道路,那些路人再也不用踩著花圃走過泥濘的道路了。

洛克菲勒最後還是離開了這個小鎮,不過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一無所獲地離開了,他帶著鎮長傑克遜告訴自己的一句話從從容容地踏上了追求夢想的道路,那句話就是“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直到成為聞名於全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依然牢牢地將這句話銘記在心中。

的確,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性格自私的人不願意對別人付出任何關愛,所以他們永遠都體會不到來自他人的友情和溫暖。而那些胸襟開闊的人則始終生活在幸福和關愛之中,這些幸福和關愛既來自於別人,也來自於他們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善待別人不僅僅是對別人付出關愛,也要善待別人的缺點和過失。

在古代,有一位老禪師,一天晚上在禪院裏散步,發現牆角有一張椅子。老禪師心想:這一定是有人不顧寺規,越牆出去遊玩了。老禪師搬開椅子,蹲在原處觀察。沒多久,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牆而入,在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脊背跳進院子。當小和尚雙腳落地的時候,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他頓時驚慌失措。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並沒有責備他,隻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件衣服。”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後將此事告訴了其他的師兄弟。此後,他再也沒有夜裏越牆出去閑逛了。

美國空軍著名戰鬥機飛行員鮑勃·胡佛經驗豐富,技術高超。在他長長的試飛生涯中,他試飛了多種機型,幾乎把美國那個年代最先進的飛機都飛過了。一次,他接受命令參加飛行表演,完成任務後飛回洛杉磯,途中飛機突然發生故障,問題十分嚴重,他臨危不懼,果斷、沉著地采取了措施,奇跡般地把飛機迫降在機場。

飛機降落後,他和安全人員檢查飛機情況,發現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用油不對,他駕駛的是螺旋槳飛機,用的卻是噴氣式飛機用油。負責加油的機械工嚇得麵如土色,見了胡佛便痛哭不已。因為由於他一時疏忽,差一點令胡佛命喪藍天。然而,胡佛並沒有對他大發雷霆,而是上前輕輕抱住那位內疚的機械工,真誠地對他說:“為了證明你幹得好,我想請你幫我做飛機的維修工作。這位機械工後來一直跟隨著胡佛,負責他的飛機維修。以後,胡佛的飛機維修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差錯。”

這兩個故事啟示我們,善待他人是一種修養。如果一個人能理解別人的心情,善待別人的過失和缺點,並給予他人理解與尊重,幫他人恢複自信和堅強,那麼,他就是一個高尚的人。這樣的人也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和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