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愛的法則:愛吸引愛,尋回一生的真愛(2 / 3)

老太太說:“我嫁給你50年,跟著你任勞任怨才有今天的好日子,我從來沒有抱怨計較過,沒有想到,在今天這樣的場合,你竟然還是這樣沒良心,讓我吃魚頭、魚尾巴,你知道嗎?我最不喜歡吃魚頭、魚尾巴,卻吃了50年。”

老先生聽了不禁感慨地說道:“50年前,當你不顧家人反對嫁給我這個窮小子的時候,我就對天發誓,這一輩子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想辦法賺錢讓你過好日子,以報答你對我的恩情。一條魚,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魚頭、魚尾巴。自從結婚以後,我就從來沒有吃過它,因為我曾經承諾過,要把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都獻給你。”

聽了他們的話,在場的都為之而感動流淚,但更多的是心酸和淒涼。讓人感到可悲的是如此恩愛的夫妻,同枕共眠半個世紀卻沒能好好地溝通。試想一下,生活中有多少夫妻有話在心中而難開口呀!

也許愛我們的戀人、伴侶勝過愛自己,但我們卻想當然地以為我們表達愛的方式正確無疑,卻從來沒有問我們的愛人是否喜歡。就如上麵的那對相處半個世紀的老夫妻,活了大半輩子想用生命中認為最珍貴的東西來回報至愛的伴侶,但卻因疏忽了相互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而不能達到真正的願望和目的。這便是愛的吸引力法則失效的根本所在。

愛情與喜歡是兩種不同的情感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愛情是人與人之間吸引的最高形式,也是最強烈的形式。它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個體對另一個個體產生的具有浪漫色彩的一種高級情感。愛情是不同於喜歡的。生活中經常會發生“我喜歡那個人,但我並不愛那個人”的現象,就是對這一說法的有效例證。

在實際交往過程中,正常男女交往模式大概是:相識——較密切的交往——作決定以固定兩人之間愛情關係——男女密切關係的形式化。但在密切交往前常搞不清自己是“愛對方”還是“喜歡對方”。以下是社會心理學家魯賓所做“愛情量表”與“喜歡量表”的分析。將愛與喜歡分為兩種不同的性質和情緒狀態,可幫助男女在交往中衡量自己和對方情緒狀態是喜歡還是愛,也許有助於日後獲得更完滿的結果。

對“愛情”情緒分析結果,“愛情量表”計十三點:

(1)他覺得情緒很低落的時候,我覺得很重要的職責就是使他快樂起來。

(2)在所有的事件上我都可以信賴他。

(3)我覺得我要忽略他的過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我願意為他做所有的事情。

(5)對他我有一種占有性。

(6)若我不能和他在一起,我覺得非常的不幸。

(7)假使我們孤寂,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去找他。

(8)在世界上也許我關心很多事,但有一件事就是他幸福不幸福。

(9)他不管做什麼,我都願意寬恕他。

(10)我覺得他的幸福是我的責任。

(11)當我和他在一起時,我發現我什麼事都不做,隻是用眼睛看著他。

(12)若我也能讓他百分之百地信賴,我覺得十分快樂。

(13)沒有他,我覺得難以生活下去。

對“喜歡”情緒分析結果,“喜歡量表”計十三點:

(1)當我和他在一起時,我發覺好像二人都有相同的心情。

(2)我認為他非常好。

(3)我願意推薦他去做為人尊敬的事。

(4)以我看來,他特別成熟。

(5)我對他有高度的信心。

(6)我覺得什麼人和他相處,大部分都會有很好的印象。

(7)我得和他很相似。

(8)我願意在班上或團體,做什麼事都投他一票。

(9)我覺得他是許多人中,容易讓別人尊敬的一個。

(10)我認為他是十二萬分聰明的。

(11)我覺得他是所有認識人中,非常討人喜歡的。

(12)他是我佷想學的那種人。

(13)我覺得他非常容易贏得別人好感。

你的勾選項目如果集中在“愛情量表”(1)至(13)項,表示你對他(她)的感情以“愛情”成分居多;如果你的勾選項目多集中在“喜歡量表”(1)至(13)項,表示你對他(她)的感情以“喜歡”成份居多。雖然“愛情量表”與“喜歡量表”有許多共通之處,但愛情有依附感﹑關懷感和親密感三個要素;喜歡則僅僅是正麵的感受,如好感﹑喜歡﹑尊重、崇拜,並不牽涉到要為對方做什麼和想獨占對方的感覺。

我怎麼才能找到一個理想的伴侶

相信每個人都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我真的可以找到一個‘理想的伴侶’嗎?我真的會找到真命天子(天女)嗎?我怎麼才能找到這樣的人呢?”

依照吸引力法則,一生中,由於各種人與人的互動,你會找到別人身上最吸引你的特質;你也發射出越來越多跟這些想要的特質相關的願望。換句話說,你在自己的振動中,一點一滴地創造出你心目中完美伴侶的形象。但在真正覓得完美伴侶之前,你一定要變成跟那個願望一致的振動頻率。

所謂“理想”的伴侶,表示那個人符合你全部的願望,但找到伴侶則取決於你是否能先符合這些願望。如果你覺得現實中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人,你就找不到完美的伴侶。你必須找到一個方法,改變“找不到伴侶”的振動頻率。

一個女子在了解“愛的法則”之後,想要找到一位理想伴侶,於是就讓自己相信身邊就有這樣的人,為他謄出衣櫃空間,讓出車位,睡覺時留下他的位置……最終,她果然找到了真愛。這便是吸引力法則的神奇所在。

如果你因為還沒找到伴侶而倍感孤獨、寂寞或產生深深的挫敗感,你就跟自己的振動頻率不符,遇見伴侶的機會就會受到阻礙。

如果你嫉妒他人身處甜蜜的婚戀狀態時,你也會與自己的振動實相不符,遇見伴侶的可能性也會受到影響。

如果你把往昔不愉快的關係銘記在心,以此為警惕,認為自己想要或需要一個更好的人,你的振動頻率就變成跟你不想要的東西一致,你想要的東西出現就會放慢。

如果你能把自己帶到一個持續感覺一切都非常美好的,即使你想要的關係還沒有眉目,你也終會遇見理想的伴侶。事實上,這就是愛的法則。

積極打造雙贏的夫妻(戀人)溝通

稍加注意,便會發現夫妻間常說的話是“那還用我講嗎”,意思是作為夫妻似乎本該有先知先明。然而,遺憾的是,事實往往並不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因此,我們建議您在百忙之中,專門抽出一段時間,開誠布公地和自己的伴侶(戀人)訴說你內心的苦與樂,交換意見、交流思想,通過溝通的橋梁,讓愛的吸引力法則給予幸福更大的能量。

1.言行保持一致

溝通並不隻是動動嘴皮子。在愛的生活中,不能做“嘴巴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如果真正關心對方、在意對方,僅僅口頭上表示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思考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對方的情感和需求,並給以必要的關注。如果夫妻某一方說的和做的不一致,也可以從中發現婚姻問題的一些症結並及時地予以解決。

2.不要誇大或歪曲表達,而應該實事求是

在批評某一方的時候,不能用“你怎麼一點家務活兒都不做”“你為啥總是和我大聲爭吵”等誇大或歪曲表達。對方可能會說:“我也做家務活”“我不是總是”……非但不承認被指責的事情,而且可能還詰難對方蠻橫無理,並糾纏在到底做過多少的“次數”上,以至於轉移了主要問題。

3.能體會並準確感覺到對方的非語言信息

據專家研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65%是非語言的,人的一舉一動,都包含著溝通的信息,如果夫妻之間能盡量體會、準確感覺到相互之間的非語言信息,有助於夫妻之間的良好溝通。

4.及時把美好的感覺說給對方聽

要讓對方了解自己的心靈,隻有將它表露出來,別人才能知道。真情表白不僅有助於體現表達者的自信,既不怕被評判,也有助於夫妻之間的真正親密。可能有人會說正是顧慮到對方才隱瞞真情實感,其實這種顧慮多半是為了自己,因為怕自己不是想象的那麼好,以及其他。當然夫妻之間最需要溝通的,就是及時把美好的感覺說給對方聽。

5.選擇時機

良好的語言溝通需要有較為合適的時間安排。在對方情緒比較好的時候談一些棘手的問題,可能有助於減少衝突。在對方正處於比較緊張焦慮的工作或生活狀態時,盡量與對方談一些愉快的話題,這其實也在傳達著對對方的尊重、體貼和理解的信息。時間和話題的選擇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溝通方式。

6.積極傾聽對方並給予反饋

良好的溝通除了表達自己之外,同時積極傾聽對方並給予反饋也是非常重要的。傾聽不僅有助於了解對方,而且也是體貼、尊重對方的表現,同時也是在向對方傳達著這樣一個信息:他也應該以這樣的方式傾聽自己的心聲。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所聽到、觀察到的,給予適當而簡短的反應,例如:“原來如此……”“是……”以及點頭,讓對方知道你在聽,也會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

7.開誠布公地進行深入交流

不管是子女教育問題,還是夫妻的相互感情問題、性生活問題等等,雙方都應該開誠布公地進行深入交流,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相互理解溝通。

8.向對方確認一下自己所聽到的

學習在溝通過程中給對方反饋,將你所聽到的向對方確認一下:“你的意思是……”“你是說……嗎?”這樣做可以避免因聽錯對方意思而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9.就事論事

不要抓住對方的缺點不放,作為每次攻擊指責對方的“利器”。

10.學會接納,並掌握一定的語言表達技巧

不論你聽到什麼,不管對方所說的是對是錯,先別急著辯駁或去指正,試著去理解對方真的有此感受,才能夠使他願意放下武裝,弱化個人的思想和念頭,進而聆聽你所說的話語。當然,接納對方並不意味著同意對方的觀點,隻是表示你能夠體會到對方的個人感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