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拿來協議我看了看,看上去倒是挺簡單,兩城也是按平等地位來簽訂,如兩城籍民可以自由遷移對方城市,可以自由貿易,兩城都以鈔票結算,兩城的官員和軍隊官兵經同意可到對方軍隊內任職等等,這些都是較為對等地,揚城拿出一部份資金讚助沈林城尋找水源和開發水源,揚城銀行和商團進駐沈林城發展商業,從揚城遷移城民幫助沈林城墾田等。有些是揚城無償的資助,有些是有償的,看上去這個協議對沈林城更為有利些。
我看完後看了眼周道豐和餘得利,他們臉上含笑並沒有什麼多餘表示,我就知道這協議中間或有些可以說道的,並不像表麵看上去的那樣平等,我也沒說什麼,直接對沈碧霞說:“這個協議很好,我認為這比隻是結盟更有利於雙方發展,完全沒有問題,我隨時可以簽了這個協議。”
沈碧霞也笑道:“我也認為沒有問題,那選日不如撞日,就今天簽吧。”
我自是答應了。
沈碧霞叫人來安排我們去休息,自己去安排簽協議的事宜。
我們一行來到驛館,進入一個房間,我靈覺放出,沒感覺到有人在竊聽,就笑著問道:“跟我說道說道,我看你們那表情,這協議中間是不是有什麼看不出來的貓膩?”
周道豐笑道:“這個協議看著似是平等,但沈碧霞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兩城之間的巨大差距,看著協議是沒有問題,大家能相互交流相互補充,但我們揚城的人來這兒任職,我們暗暗給補貼,到時這些人想的也隻會是我們揚城,一招喚他們就會回到揚城的懷抱。而沈林城的人到了我們那兒見識了我們的繁華,給他們再多的認同感,也隻會喜歡上我們那兒,最後肯定都不會回到沈林城,這些人才最終都隻會便宜我們揚城,還有說兩城可以遷移,沈林城的人到了我們揚城,怎麼可能再回這兒來呢?我們揚城的人在這賺了錢,還是會回到揚城,這最後就是沈林城的人慢慢被我們同化成了揚城人。至於軍隊也是同理,沒人不向往揚城的繁華而來鑽這個窮山溝,過上幾年,這沈林城估計除了幾個高層對於這城有認同感,其他人怕都會全跑我們揚城去。”
餘得利接道:“我們揚城有的是錢,人現在卻是個問題,把這沈林城大幾萬的人變成揚城人是我們的目標,我想不用幾年沈碧霞就會發現,這兒隻有揚城人在賺錢,自己的人卻在揚城花天酒地。而且現在他們的軍隊因林武融合出了問題,這更給我們以便利逐漸控製住沈林城。當然,如果沈林城真的值得發展,有我們的資金和人才支持,這兒地理位置還是不錯的,到時肯定也能吸引周邊幾個城的人來沈林城尋求發展,如果這樣我們也不介意把這兒弄成另外一個揚城。”
我點點頭道:“這是兩手準備,一是實在不行就整城人都移走變成揚城人,到發展不了了,沈碧霞也隻有如此才是唯一的辦法,其他的城可不會一下子接納他們這麼多人;二就是我認為這兒還是有發展前途的,畢竟這兒有萬傾良田,有鐵礦和金礦,隻要找到水源,這兒會是一個不錯的城市,我很希望這兒能成為另外一個揚城般的繁華之地,就算失敗,這點錢咱們還損失得起,再說,隻是錢損失了,咱還得到一大批人呢。”
大家都點點頭,反正按這發展下去,對於我們揚城隻會利大於弊,這目前看著是很平等還略虧的協議,我們卻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這就是經濟同化,我心裏想道。
我們這說完,沈碧霞也到了,說在廣場上已準備好簽協議的儀式,我笑著與沈碧霞來到廣場上,廣場上已聚集了大批沈林城的父老,想來這兩天這事情早已婦孺皆知,隻要一招集就全都來了。
一個人大聲地把協議的內容讀了出來,我聽到下麵一片大嘩,欣喜都寫在每個人的臉上,這世界隻要是人都知道揚城的繁華,現在有機會成為揚城人,去揚城生活工作,沒人不欣喜。至於後麵軍隊的問題,資助的問題,我感覺他們似乎並不是太關心,對於普通城民來說,過上好生活就是他們的全部。
之後一切都簡單了,我代表揚城,沈碧霞代表沈林城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當名字簽好把協議再公示於眾的時候,沈林城的人都歡呼起來,有的人還相擁而泣,或許沈林城對於他們來說,除了名字的歸宿感外,其他就隻是苦難。
沈碧霞見了也若有所思,當然她現在是想不到經濟同化這詞的,她隻是按照她認為對她有利對城民有利的方式去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