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我就想在太學讀上兩年書,見識見識,多讀點書總歸好的。”高嶽說,阿舅說太學裏各色各樣的人都有,跟他以前上的崔家族學是完全不同的地方,他肯定能在裏麵學上不少東西,這些東西是書本上學不到。
高威盤算了下,讀上兩年出來也就十五歲,年紀也不大,阿崧起點也比阿崢高多了,晚兩年也沒問題,“也好,那你讓誰舉薦你入學?”太學也不是誰都可以進去的。
“阿舅說他來給我安排。”高嶽說。
“袁刺史?”
“對。”
“也好。”高威一聽說袁敞來安排,也就不管高嶽怎麼入太學了,他徑自對高崢吩咐道:“你這幾個月準備下,下半年我安排你去新野縣當縣尉。”
“唯。”高崢低頭應了。
高威讓兩個孫子都出去後,對胡敬道:“老胡,你說我那兒媳婦是不是準備讓阿崧走文官的路?”
胡敬搖頭道:“那也未必,不過依老夫看來,阿崧去太學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怎麼說?”高威問。
“郎君,你想阿崧從小在薊州長大,性子單純,而太學那裏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對阿崧來說未必不是一個好去處。”就胡敬看來,阿崧和阿崢欠缺的地方是不同的,對阿崧來說太學是個好去處,而阿崢就不需要了,胡敬歎了一口氣,“要是元亮也能去新野就好了。”阿崢年紀終究太小了些,去了新野作用也不大,他根本沒法子壓住新野那些將士。
聽胡敬這麼一說,高威臉色又陰沉了下來,“一個毛頭小孩子罷了,他真以為走了高昂,新野就是他的嗎?”胡敬之前向高威提過要送阿崢去薊州,高威想了半天,還是決定把阿崢送到新野去,那裏才是高威經營多年的地方。
胡敬沉默不語,高昂姓高,可他不是高家人,他隻外族人,隻不過漢族名字跟隨高威姓高罷了,當初高威沒有讓元亮去新野,而是讓高昂去一來是高元亮年紀不足以服眾,二來也是擔心鄭啟疑心,但這不代表高威真的將所有的軍權全部交到了高昂手中,不然這麼多年高昂貴為四征將軍之一,能這麼聽高威的話嗎?“郎君,阿崧都定親了,是不是也要考慮下阿崢的親事了?”胡敬問,“他去了新野後,以後回來的時間就不多了。”
“等過上幾年吧。”高威擺手說,“他父親跟他叔父成親都晚,他晚上幾年也沒問題。”高威何嚐不想現在就讓阿崢定親,可他現在這情況,高不成低不就,還不如等過幾年,讓阿崢官職提升了些後,說不定還有好一點的人家願意嫁女兒。
胡敬微微頷首。
高嶽到了建康後,第二天就被高太皇太後、陸太後叫入宮中,等到了快天黑的才回來,第三天天還沒亮,齊國公又派人來把他接到了陸家,然後再是顧家、王家……等高嶽一圈阿娘的親戚走完,他苦著臉對小雀說:“雀姨,你看我胖了。”他拍著自己健壯的腰身。
小雀忍著笑,“沒事,就胖了一點點,回頭出去打場獵就瘦下來了。”
“唉,這裏做什麼都拘束,連打獵還要去劃定的地方。”高嶽撇嘴,很是不滿,不過這種話他也就隻能對從小看著他長大的雀姨說了。
小雀愛憐的看著高嶽,“阿崧要是覺得這裏不好,就回薊州好了。”
高嶽搖了搖頭,“我都大了,總不能老留在耶耶和阿娘身邊吧。”他歪頭想了想又補充道:“要是阿娘能陪我一起在建康就好了。”
“等阿崧成了親,當了大官,大娘子做了老太君,就能跟阿崧在一起了。”小雀說,當然要郎君答應。
“哈哈,對!那時候我讓我兒子生上一堆孫子給阿娘玩。”高嶽毫不害臊的說,想著明天回來就要給阿娘寫信,唔,他想阿娘了。
小雀聽了哭笑不得,快手快腳給替高嶽擦幹濕發後,“早點睡吧,明天不是還要去拜訪袁刺史嗎?”
“對。”高崧崧往床上一躺,明天可要早點去阿舅那裏,他最近好想好像很忙,他還是不要耽誤他太多時間了,高崧崧想完這個念頭,就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