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太後要這麼多人殉葬的事,遭到了眾臣們的激烈反對!時下殉葬之風,並未完全消除,先帝駕崩後,也有後宮妃子殉葬或是當陵園妾,但人數也不過數十人而已,常山長公主焉能超過先帝?且人數眾多,太傷天和,更別說行宮侍衛很多武官、並且是官家弟子出生,他們的家族都不會允許自己精心的培養弟子,卻為一個不知所謂的公主殉葬。
就是鄭啟也不讚同,殺掉那些看到常山死狀的宮女,保存皇家的顏麵可以,但其他人,他一個都不答應,甚至駁回了崔太後要求大辦常山葬禮的要求。她對社稷有何益處?崔太後見自己所有的要求都得不到允許,最後絕食了三天,總算得到了鄭啟的允許,讓常山和陸琉合葬。
就算之前就想過這種可能,陸希咋聽到豫章的話,還是狠狠的咬住了下唇,隔了半天才道:“阿姑,你放心,我有數的。”她都能忍著給常山守七天靈了,這件事她也會忍下去了。陸希微微仰頭,沒事的,她會活的比他們都長的。爺爺和她說過,機會總歸會有的,但那些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有準備的前提,就是要活的比別人更長,她隻要活著,總會有機會的。不能明著來,她就偷偷來,她不信她不能成功!
常山長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初封高邑公主,母武皇後崔氏。下嫁侯達,達醉而遊湖,陷而卒。更嫁陸琉,琉卒於南安縣山崩,主悲傷不能己,服寒食散,發散至菱湖,溺而薨。與琉合葬於齊陵。
常山出殯後,鄭啟第二天就下了一道聖旨,正式冊封了阿劫為齊國公,同時把崔陵調到了安邑去當縣令,頂鞏揚空出的缺。縣令和黃門侍郎都是六百石的官職,安邑又是富縣,對其他人來說,定會歡歡喜喜的上任的,但崔陵之前的官職,可是皇帝的親信,比十個安邑縣令都要貴重多了。他還沒陸琉那麼好的運氣,走之前還讓皇帝夜宿,又派專人護送。鄭啟皇命一出,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被貶了。幸好崔家宮裏還有崔太後,又有一個即將當駙馬的崔振,不然就門庭冷落了。
安邑縣的事,也徹底的查清楚了,司州牽扯進此事官員不少,光是被判斬首的官員,就有數來名,還有十幾名被革除官職、永不錄用的官員,謝藥就是其中之一。貪官被斬首的時候,建康不少人拖兒帶女的去圍觀了,陸希對古人強大淡定的承受力表示佩服,她也恨貪官,但讓她去看著那些人被活生生的砍頭,還是算了吧。
陸希在建康等常山斷七的時候,司漪和王直來過一次,兩人已經成親了,兩人準備一起去薊州。司家的最後判決也下來了,司長史原本要徙刑三年,但他年紀大了,且有病在身,就免了他的刑罰,但司氏祖孫三代人的官身全部奪了,永不不能再當官了,司家現在是徹底的平民了。
司長史在聽說陸琉逝世的消息後,他又暈厥了過去。醒來後,就滴水不沾,說是要下去給老大人、袁夫人賠罪,司明帶著兒子、兒媳婦和兒孫跪在他麵前,他也無動於衷。最後還是司澈求到了陸希處,陸希派人傳話,讓他和司澈一起照顧阿劫,他才肯慢慢進食。陸希安排他們去蘆葦蕩居住,司長史是祖父、祖母留下的老人,個性迂腐點,可對陸家的確忠心耿耿,阿劫身邊也的確需要這樣老人。
等常山斷七後,陸希就和陸止一起回吳郡了,陸言照樣回宮裏去陪崔太後。
陸希走的那一天,陸言站在門口,沉默的望著陸希,陸希也不說話,自常山和陸琉合葬後,兩姐妹每一次見麵,都是相顧無言,然後各自走開。
陸止見狀上前,對陸言道:“阿嫵,天氣冷,你也早點回房吧,別著涼了。”
陸言點了點頭,轉身往屋內走去,在跨入門檻後,她輕而緩和的說:“保重。”
陸止和陸希此時已經在丫鬟的攙扶下,進了犢車,根本沒聽到陸言的話。
陸言扭頭對乳母說道:“我們回宮吧。”
“好的,小娘子。”
車輪在平滑的青石板上緩緩滑動,陸希扭頭望著莊重威嚴齊國公府正門,對這個相當於她成長的地方來說,她以後就是一個來去匆匆的過客了。
“皎皎。”陸止伸手輕輕的握住了侄女的手,“事情都過去了,一切都會好的。”
陸希對陸止一笑,“是的,一切都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