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然向紫竹大致介紹了普陀山的情形以後,兩人漸漸地來到了潮音洞前。
那潮音洞位於普陀山東南方向紫竹林的前麵。洞子的底部直接通往海中,洞身的一半沉浸於海水之中.洞口朝著大海,好像一個巨人張開了他的大嘴巴。洞頂上麵卻有兩處縫隙,各自露出了一線天光,稱為“天窗”。
紫竹問道:“嫂子,這個洞子為什麼稱做潮音洞呢?”
王怡然說道:“由於這一帶的海岸線曲折往複,巉岩峭壁突出,怪石層層疊疊。潮音洞又日夜為海浪所擊拍,潮水奔騰進入洞口以後,勢如飛龍,聲若雷鳴,所以稱為潮音洞。”
紫竹又問道:“潮音洞的聲音有什麼特點呢?”
王怡然說道:“漲潮的時候,如果倚岩俯視,好像巨蛟就騰躍在洞子下麵,也就是騰躍在自己的腳下,險怪百出。若是遇上了大風大浪的天氣,浪花飛濺,浪沫可以直衝‘天窗’之上。如果是晴天,洞內則七彩虹霓不斷幻現,也是歎為奇觀。”
紫竹聽了,不禁暗暗地稱奇。
她們來到潮音洞的背後,卻見石崖高聳,上麵刻有“現身處”三個大字。
怡然不待紫竹提問,便主動介始道:“這是當年香客們在這裏叩求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觀世音菩薩又在這裏顯靈而形成的。崖壁上麵還刊刻著許多遊人的字跡,其中也有一些像樣的詩句。”
紫竹見了,不由問道:“嫂子,慧鍔大師從五台山請來的觀世音菩薩塑像就在洞裏?”
王怡然說道:“就在洞內的石壁之上。”
兩人於是進入了洞內。洞內卻是怪石交錯,犬齒森然,無法立足。
紫竹說道:“這裏並沒有觀世音菩薩的塑像啊,再說慧鍔大師怎麼會想到將觀世音菩薩的塑像放在這樣的地方呢?”
王怡然說道:“正是這樣的地方,才是人們意想不到的。慧鍔大師當年將觀世音菩薩的塑像隱藏在這裏,然後他就返回東瀛國去了。過了幾年,他又從東瀛來到這裏,親自動手在外麵修建了普陀山的第一座寺廟。”
紫竹說道:“可是我還是沒有看見那尊觀世音菩薩的塑像啊。”
王怡然說道:“原來的那尊觀世音菩薩的塑像就在洞壁上麵。你現在與觀世音菩薩的緣份未到,所以還不能看見。當時慧鍔大師害怕人們破壞那尊觀世音菩薩的塑像,就設置了許多的障眼法,所以凡眼肉胎之身不能看到。以後,他又在寺院中重新樹立了一尊高大的觀世音菩薩的塑像,並且謊稱這就是原來的那尊觀世音菩薩的塑像。”
她們正說到這裏,忽聞一聲佛號起處,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佛走了過來。
他看了紫竹和王怡然一眼,慈祥地說道:“你們要見觀世音菩薩,又有何難呢?”
姑嫂二人都不認識這個老佛。
紫竹也還罷了,王怡然卻是長期生活在普陀島上的,卻也不認得他,心中由覺得奇怪,於是問道:“老菩薩,您是什麼人啊?”
老佛合掌為什,說道:“我是觀音大士的朋友,今天到這裏見一見她!”
王怡然說道:“我是觀世音菩薩的座前侍女,怎麼從來沒見過她有您這樣的朋友呢?您該不是說謊吧?”
老佛說道:“我是不大來到普陀山的。隻是你的妹子與我有些緣份,她必須與我走上一趟。”
王怡然聽了,不禁有些懷疑,說道:“我們都不認識您,我怎麼放心讓她跟了您去?”
老佛說道:“放心吧,在普陀山上,誰也沒有那個膽子敢在這裏做下壞事的。再說,你不認識我,我可是認識你。你叫王怡然,是耶蘇陀曼前世的嫂子。十多年來,你一直在代替觀音大士保護著耶蘇陀曼。對吧?”
紫竹卻依稀覺得這個老佛很有些熟悉,便說道:“嫂子,你說的那些事情我都不大記得了,可是這個老佛都這麼說了,你就一定是我的嫂子了。他既然要我去,我就跟他走一趟吧!”說罷,她向王怡然行了一個佛禮,然後高高興興地同著老佛走了。
王怡然站在那裏,半天也明白不過來:“看來這個老佛出現在這裏,是不想讓紫竹去見觀世音菩薩的了,這是為什麼呢?”
正在這個時候,忽聞觀世音菩薩叫道:“怡然,你呆在那裏做什麼?”
王怡然說道:“我將紫竹帶到了這裏,可是一個老佛卻將她帶走了。”
觀世音菩薩聽了,慈愛地笑道:“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難道還有什麼遺憾嗎?”
王怡然吃驚地問道:“您不是讓紫竹來見您的嗎?”
觀世音菩薩笑道:“我本來就是讓她來見大日如來佛的。”
王怡然大吃一驚:“那個老佛就是大日如來佛?”
觀世音菩薩點了點頭。
王怡然這才釋然,高興地跟著觀世音菩薩走了。
大日如來佛,依據梵音可以翻譯成為“毗盧遮那佛”。在密宗的教義裏,“大日”的意思是勝於太陽,太陽的光輝是不生不滅的,大日的光輝更加會不生不滅。大日如來佛就是“阿彌陀佛”,也就是“佛祖”。“如來”即是“佛”的意思,“毗盧遮那”也就是光明遍照的意思。
但是紫竹之所以覺得大日如來佛特別,倒不是因為她對大日如來佛有什麼了解。而是她現在忽然想起來了:這個老佛就是當年拯救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