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改進方法(1 / 2)

按照王大成模糊的概念,他們在窯坑的底部,順長麵中心挖一條通火道。火道就像也一個小的排水渠。寬20厘米,深約10厘米。

在火道的連接火道的兩端窯坑處,繼續挖下豎直的通道。將整個窯坑拍打牢固。窯坑就算是挖好了。

不像之前,隻能找一些低矮的灌木。這一次,童曜他們特意找一些大型樹木。將樹木砍成2米多長的尺寸放了進去。

之前高大粗壯的木材被放進中間,現在則放進底部,靠近火道的位置。最上邊則是細的樹枝和樹葉。在這之後,是和好的泥土,

將火順著前邊低矮處的豎直通道扔進去,裏邊有鋪好的幹柴。看著窯坑裏的木柴燃燒著,王大成和童曜一直站在周圍。

一次燒製這麼多木柴,兩人都沒有經驗,都在旁邊看著。因為木柴多,著的很慢。等了將近少半天的時間,才徹底著開。

等到木柴燒著之後,童曜他們才感覺出了這一次燒製木炭和之前的不同來。這一次燒製木炭,相比而言,柴多泥少。很快,便有泥再燒製時裂開。看到這,王大成忙再去和泥,將裂縫堵住。一直忙了將近半天,才充分密閉起來。

看著時間,一時間估計燒製不完。王大成將兩個豎直通道堵住一個,中午兩人走了回去。下午出來,看著火繼續燃燒,在通道處依舊濃煙滾滾。這情形,兩人都知道還不到時候。眼看著就要晚上,沒想到還燒製不完。

無奈之下,兩人都回去了。晚上沒有人敢在這野外過夜,雖然他們這兒離北京城並不遠,也僅僅隻有一裏距離。

隻是沒有人看著,燒成什麼樣,兩人心中都沒有底。帶著幾分擔憂,兩人回到了城裏。因為心中的擱記,兩人一晚上都沒有睡好。

第二天一早,兩人便早早到達燒製木炭地方。發現,那依舊冒著濃煙,一直等傍晚,濃煙才小了許多。

這一天,王大成一直都在旁邊看著。童曜則在外麵砍著小的木柴,像之前那樣又在旁邊,燒製了小窯的木炭。

兩人將那一窯的木炭帶了回去,將近一百斤的木炭帶了回去。

一直到第三天,王大成才將那窯木炭熄火密封了起來。將木炭完全熄火後,兩人都放置不管,而是像之前那般,又燒製了兩窯木炭。

第四天,王大成帶著童曜將木炭窯打開。一直折騰了四天,這一窯木炭才算是燒製完成。看著那些木炭,王大成搖了搖頭。童曜也發現,還是火候不到,裏邊隻有一半的木炭可以使用。

將那一半木炭檢出,兩人從新砍好木材。這一次兩人一直等到傍晚才開始點火。之後,每人帶了那五百斤好的木炭回去。

這一次,那一窯木炭,王大成特意讓多燒了一晚上的時間。一直燒了三次,一次次的改進,終於找到了最佳的火候。

和地上窯燒製的木炭相比,他們這一次燒製的木炭也更大,質量更好。隻是一窯就需要五天的時間。

相比而言,童曜他們燒製木炭,因為水以及特殊地勢的需要,每天出行的路徑便固定許多。而其他人則飄忽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