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

你是否還記得那些曾經陪你一起走過你青春歲月的人?他(她)們或默默無聞,或陪你走過風雨患難,那些曾經歡笑淚水的時代如今一去再也不複返,那些人們是否還在你的身邊?當有個契機讓你能夠重回故土回想起那時代的人和事物,你又是否會想起那些一起走過的青春歲月?

深秋的北京一片萬物凋謝的前兆,位於市郊的永輝鎮鎮外白樺林成群,黃色的葉子鋪滿大地,在這片黃色的林海中,林翔靜靜的站在這落葉之中,他30歲上下年紀,臉上已經有了歲月的無情刻痕,比起曾經在這裏的他再也沒有了青春的痕跡,他站在這樺木林中仔細的凝視著每一棵樹,仿佛在極力回想著什麼,就這樣一個人觀察了許久卻再也找不到一絲曾經的痕跡,苦笑著的他找到一棵樹靠著坐下,想抽煙,卻想起這是林業保護無煙區,他從大衣兜裏掏出那張校慶請柬仔細的端詳著,拿在手裏許久他又輕輕的把它放回了衣兜裏,透過一顆顆樺樹望向遠方,一座座高樓已經拔地而起,曾經的村落如今都已經變為了鋼筋水泥的城市,而這片樺林的存在也許隻是時間問題,它們早晚會隨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而最終隻能存在於人們的腦海之中,就好像曾經的她和那些在這裏的人還有那些早已飄散的誓言一樣。

林翔眯著眼抬頭看向空中,秋季午後溫和的陽光透過樺樹的密葉飄灑下來,照在身上,讓他感覺異常溫暖,他不禁想起當年那個冬天,放眼望去,放佛不遠處一群穿著校服的少年在這裏追逐玩鬧,拿著鉛筆刀在一顆顆樹上努力的刻著什麼,他們看似還有著頑童的稚嫩,可內心卻都壓抑著一份對青春和愛戀的渴望,林翔閉上眼睛——不禁感歎距離第一次踏入這裏已經過去了14年了,14年彈指一揮間,但14年的光景歲月讓他無法忘記,在他眼前,14年前的光景仿佛再次展開,在那個恰青春年少,敢愛敢恨的年代……

2000年9月

永輝高中門前車水馬龍——這是一所在臨近市區非常偏僻的高中,坐落在一座小鎮裏,小鎮的周邊被數不清的小村落所包圍,從這所學校到最近的市區也要將近40公裏,小鎮隻有兩個私人小超市,除此之外在學校往東的幾百米內書店倒是開的不亦樂乎,讓人很遠便能聞到那種書香的味道。

永輝高中占地麵積11萬平方米,光建築麵積達到4萬平方米,整個校區都是園林式的建築,乍從外麵初來駕到還以為進入了皇家園林,所以這所學校也被稱為花園校園。學校遠離喧囂市區,學生也是采取封閉式的住宿管理,讓學生隻能一心在學校讀書,隻有特定的時間才會讓學生出校門采購一些日用品。在這種強壓力學習環境下,永輝從一所名不見經傳的農村中學一下子擠進了市裏排名前三的重點高中位置,從這所學校考入清華北大等一類本科的學生占到了應屆生的40%,這在全國當時都轟動有名,正因為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故托關係走門路也要把孩子送到這裏,從而使得永輝每年的入學都出現了飽和狀態,學生宿舍和班級安排都成了學校的大難題,好在學校領導也不是等閑之輩,原本一個30人的班級一下子每班擴充到了50人,四個人的宿舍改為8人或者10人,這樣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林翔的父母不在那些托關係的隊伍之中,因為林翔的中考成績完全可以去市一中就讀,那裏不僅離家近,不用住宿,而且全是重點高中排名論起來的話,永輝隻能排在第二,而市一中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公認的NO1!

但林翔天生桀驁不馴,處於在青春期逆反期的他在中考前聽自己的班主任介紹了了永輝這所“世外桃源”,聽說能住在學校不必回家林翔高興地合不攏嘴,對於他來說,隻要能離開家不聽父母嘮叨沒人管束他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所以在報考誌願時候林翔沒和任何人商量,大筆一揮直接選擇了永輝,而且毫無懸念的被錄取。去學校報道的那天,倔強的林翔沒有讓父母送他過去,把自己需要的一切東西裝了兩個大行李箱打了出租車徑直殺了過去。看著漸漸走遠的出租車林母有些擔心的對著林父說道:“你說這個孩子自己出門在外能適應麼?那麼偏遠的學校,我真怕他受不了那個壞境!“

“受不了?那是他自己選擇的,他不是小孩子了,有時候要讓他明白,自己選擇的路就是再苦再累也得自己把他走完!”林父看著已經消失在視野中的出租車苦笑著說道。

而此時在路上的林翔還在幻想著那即將到來的住宿生活:自己住在一間屋子裏,每天晚上放學後在宿舍裏可以看看小說,可以打打GBA,不管多晚睡也不會再有父母去管。想到這裏,他便急促的催促出租司機快些開,這樣他能夠早些看到他的“天堂”,然而,馬上將要到來的現實將會把他的幻想重重的摔碎在地上,再也拾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