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小人須講招數
為人處世中,誰都不願意與小人打交道,可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誰又不可避免地會碰到小人。一是小人臉上並沒有字眼,使你一時無法認清;二是小人大多是藏在暗處,並且出現時總是悄無聲息的,論實力,小人並不強大,但那些不擇手段的伎倆也著實能使人生畏。
小人是琢磨別人的專家,敢於為極小的恩怨付出一切代價。因此,在待人處世中如何與小人打交道,還真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對付小人沒有一套辦法是不行的。怎麼辦呢?處世應變術認為:如果你既不想把自己降低到與小人同等的地步,也不想與小人兩敗俱傷的話,迫不得已之時,那就睜隻眼閉隻眼,死活不理他;或者惹不起躲得起,盡量不與小人發生正麵衝突。一句話,如果不是非有必要,迫不得已之時,那就別得罪小人。
在對付小人方麵,古人的智慧為我們今天的“個人安全”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為大唐中興立下赫赫戰功的唐朝名將郭子儀,不僅在戰場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而且在待人處世中還是一個特別善於對付小人的高手。郭子儀與小人打交道的秘訣就是“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安史之亂”平定後,功高權重的郭子儀並不居功自傲,為防小人嫉妒,他反而比原來更加小心。有一次,郭子儀正在生病,有個叫盧杞的官員前來探望。此人乃曆史上聲名狼藉的奸詐小人,相貌奇醜,生就一副鐵青臉,臉形寬短,鼻子扁平,兩個鼻孔朝天,眼睛小得出奇,時人都把他看成是個活鬼。正因為如此,一般婦女看到他都不免掩口失笑。郭子儀聽到門人的報告,立即讓身邊人避到一旁不要露麵,他獨自等待。盧杞走後,姬妾們又回到病榻前問郭子儀:“許多官員都來探望您的病,您從來不讓我們躲避,為什麼此人前來就讓我們都躲起來呢?”郭子儀微笑著說:“你們有所不知,這個人相貌極為醜陋而內心又十分陰險。你們看到他萬一忍不住失聲發笑,那麼他一定會心存忌恨,如果此人將來掌權,我們的家族就要遭殃了。”郭子儀對這個官員太了解了,所以在與他打交道時格外小心謹慎。後來,這個盧杞當了宰相,極盡報複之能事,把所有以前得罪過他的人統統陷害掉,惟獨對郭子儀比較尊重,沒有動他一根毫毛。這件事充分反映了郭子儀對待小人的辦法之高明。
在與小人打交道時務必考慮周全,最好不要與其發生正麵衝突。論實力,小人並不強大,但他們不擇手段,什麼下三爛的招數都可能使出來。衝突起來,縱使贏了小人,也會付出代價,惹得一身腥。為此,在一般情況下,還是躲為上策。
另外,再壞的人也不願意被人認為自己“很壞”,總要披一件偽善的外衣,而你偏要以正義之手揭開他們的麵紗,讓他們露出原形,這不是故意和他們過不去嗎?
君子不怕傳言,因為他問心無愧。小人看你揭露了他的真麵目,為了自保和掩飾,肯定會對你打擊報複。也許你不怕他們的反擊,也許他們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為小人,是因為他們始終是暗處。
因此,對付小人,還是不要跟他們一般見識。同時,也不要刻意揭露他們的假麵紗,還是保持距離為妙。
另外,對於那些既不要臉,又不要命的小人,還是避一避為好。小人固然厲害,但你並不怕他們,避開小人完全是因為你根本不值得把太多的精力浪費在一些毫無意義的事上。一旦把握不好自己的行為界限,得罪小人,他們就會想方設法來算計你,破壞你的正事,分散你的精力,使你不能安心工作、學習和生活。為此,對付小人還是講究一些招數最好。
小人麵前不當君子
人生在世,總難免有被小人纏身時刻。在小人麵前講斯文扮君子,不但不會令這些目光狹隘嫉賢妒能的小人領情,承認這是君子風度,還會使自己被人貽笑為傻氣,更會助長其得寸進尺的氣焰。所以《菜根譚》認為,“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嚴”。
有這樣一則寓言:
一匹狼跑到牧羊人的農場,想捕殺一隻小羊來吃,牧羊人的獵犬追了過來,這隻獵犬非常高大凶猛,狼是打不過它也跑不掉的,便趴在地上流著眼淚哀求,發誓它再也不會來打這些羊的主意了獵狗聽了它的哀求,又看了看它臉上的眼淚,非常感動,不忍心再下手殺了它,便放了這匹狼。想不到這匹狼在獵犬轉回身的一瞬,縱身咬住了獵犬的脖子,幸虧主人及時趕到,才救了獵犬一命,但獵犬流了很多血。它傷心地說:“我原不該被狼的話感動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