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做人的藝術,才能順利地登上那美好的高妙之境,去俯瞰廣袤,領略寥廓,行走人海,暢遊人生。
就人生而言,猶如一個漫長複雜的旅程。在這個旅程中,既有坦坦蕩蕩的大路讓你行走,也有溝溝坎坎的崎嶇要你跨越。走好了,你會感到馨香撲鼻、清風而至;走不好,會使你失意落寞、身心疲憊,甚至屢遭挫折或重創。為此掌握做人的藝術對於一個人的人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正如一個人之所以能受人歡迎,能產生影響力、號召力和凝聚力,一定有他做人的藝術之處。做人的藝術是一個人素養能力的反映。善於發揮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尊重,使關係變得和睦、牢固。即使你的敵手也會讓他為你喝彩,送你掌聲。
1754年,華盛頓還是一名血氣方剛的上校軍官。有一年,弗吉尼亞州的議員選舉戰正打得硝煙彌漫,華盛頓也很狂熱地投入了這場選舉,為他所支持的候選人助威。有個名叫威廉·佩恩的人是華盛頓的堅決反對者,他到處發表演說,批評華盛頓所支持的候選人。為此,華盛頓極為生氣。
有一天,兩人在一間小餐館裏發生了激烈的唇槍舌劍。威廉·佩恩覺得自己受了侮辱,不由火冒三丈,搶上前一步,將華盛頓打倒在地。華盛頓忍痛站了起來,卻沒有反擊,命令部下跟他返回營地,一場流血衝突就這樣煙消雲散。
第二天,華盛頓寫了一張便條,派人送給威廉·佩恩,約他到一家酒館見麵,說是要解決前一天兩人結下的隔閡。威廉·佩恩看過便條後心想,華盛頓肯定是約他進行決鬥。於是在家裏找出手槍,做好準備以後,便去酒館赴約。可他來到後一看見華盛頓就傻眼了,華盛頓沒有帶一兵一卒,也沒有佩帶手槍,而是西裝革履,一副紳士模樣的打扮。
見威廉·佩恩進來,華盛頓端著酒杯微笑著站了起來,握住對方的手,很真誠地說:“人不是上帝,不可能不犯錯誤。昨天的事情是我不對,不該說那些話。不過,你的行動已讓我的錯誤遭受了懲罰:如果你認為可以的話,我們把昨天的不愉快全部忘掉,彼此握手,我相信你是不會反對的。”
威廉·佩恩被深深感動了,緊緊握住華盛頓的手,熱淚盈眶地說:“華盛頓先生,你是一個高尚的人,如果你將來成了偉人,我將會成為你永久的追隨者和崇拜者。”就這樣,一對完全有可能成為仇敵的人做了朋友。後來,華盛頓果然成為美國人民世代敬仰的偉人。威廉·佩恩沒有食言,他始終是華盛頓忠實的追隨者和狂熱的崇拜者。
由此來看,不同的處世方式會有著不同的結果。在為人處世中,我們不僅要講誠信,講耿直,還要懂方圓,知進退。如此,才能避開暗礁與險石。擁有尊重和快樂,這對創造人生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本書圍繞做人的核心藝術,就為人、識人、禦人、防人4個重要方麵進行了認真地總結與分析,旨在幫助人們正確地把握做人的要義。
書中通過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方式,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事例,闡述了相關的觀點與道理,使讀者閱讀起來輕鬆有趣,清楚明晰。不失為一本善待人生的極好讀物。相信它會使你受益匪淺,並為你更好地開拓人生,擁抱成功提供極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