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叫張陽,請多關照(1 / 2)

張陽其實一點也不張揚,有時他都不好意思的覺得愧對他爹給取的這名。

張氏一家在陳廟村一直謙恭溫順,張爹希望兒子能更拔萃出類並堅挺一點,取名陽。但顯然到目前為止還未能如願:張陽完全繼承了張爹敦厚的秉性。

項目部的人一致認為張陽是個老實孩子。老實孩子有時遇事反應要慢半拍。後麵有車鳴笛,張陽剛閃到路邊還沒跨過路牙子,漢蘭達呼嘯而過,未硬化路麵破坑裏的泥水濺了一褲腿。張陽瞬間就炸毛,朝著淹沒灰塵中的車屁股狂吼一聲:“小心點!”剛出口就懊惱了:漏了******!本來要表達憤怒和不滿,結果搞的像長輩教育孩子,張陽對這個效果無比泄氣。下午兩棟小高層要封頂,兩點半準時開項目會,來不及返回住處換衣服了,就這麼著吧,去洗手間抹一下,一會就幹了,準備開會的材料要緊。

張陽所在的項目部位於廣州花都區,靠近機場。

花都是個廣州的一個新區,正在大量進行基建項目。因靠近機場,這一區域項目尤其集中,且進度要求很緊。項目投資方是香港百合集團,張陽單位是施工方,這是第一期,總建築麵積約25萬平,由張陽所在的華勝公司和另外一家海外建築共同施工。

項目進度目前到了關鍵期,兩家單位都在搶進度,工地白天夜晚連軸轉。因在新區,周邊無民居,施工倒方便,可苦了一線施工人員。

張陽尤其受不了南方濕熱的天氣,總感覺渾身濕答答有鹽沫。上火,到現在大便還沒有規律。從出學校到公司報道到項目部這兩個月了,張陽還感覺做夢一樣,完全沒適應過來。

張陽7月5號到公司總部報道,開始是工作製度、財務製度、安全生產之類的培訓,一周後下派到項目部。同時下派到其他項目部的這一批畢業生有八個,到花都項目部的就張陽一人。送行宴上大家才第一次正式介紹自己。

“大家好,我叫張陽,來自湖北武漢,請多關照。”張陽的職業生涯就此開始。

張陽的崗位是技術員,說是試用期過了就是副技術負責人。其實張陽對這兩個崗位是完全懵逼的:圖紙都認不太全,對施工更是兩眼一抹黑,負個球責。項目部總共是十四個人,包括一個做飯的大姐。項目經理陳西河,話不多,上一個項目是技術負責人,因過程中處理問題極為果敢出色,深得老板信任,這個項目就全麵負責。技術負責人劉桂林,預算金同玉,矮胖的一哥們,很和善,最先與張陽混熟。有兩個小姑娘,武蘋和周小梅,資料員,都是廣州的女孩子。

張陽能算,能寫,但麵對一堆施工藍圖時仍無可奈何,無頭緒不知從何下手。

金同玉做預算時會拉張陽打下手,教他圖紙表達的意思,配筋的要求,怎樣對各專業圖紙。張陽上手很快,對著圖集慢慢摸索,大概入門了。後麵就可幫劉桂林畫一些簡單的施工大樣,跟設計院溝通也可清楚的表達問題。

環境適應還是個問題。

到項目部第三天張陽問金同玉:洗手間怎麼沒紙?金同玉很奇怪:都是自己帶的,你今天才大號嗎?張陽說是,來廣州這些天我都是三四天便便一次!金同玉下巴都快掉了。

在工作的繁瑣疲憊之後,在飲食環境的不適應之後,張陽心裏的落寞越來越沉重。目前的境況與畢業南下意氣風發的想象落差太大,張陽還接受不來。

“你簽約的是什麼單位?”指導員做統計時問,張陽說是廣州的一家施工單位。“施工單位比較辛苦,年輕人要沉得下去才行,要做好心理準備。”指導員拍了拍張陽的肩膀:“我了解我們專業南下的人較少,很多同學都留武漢,你怎麼考慮的?”張陽不能回答,因為他沒有什麼考慮,隻想走遠一點。

相對於其他同學就業的精挑細選,張陽簽約很草率,學校招聘會上投了一份簡曆,第二天就簽字了。張陽不後悔來到廣州,因為一切才剛剛開始,還未有結果,遠沒有損失,但確實要認真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辦。一次次站在機器人聲嘈雜的工地,一次次夜裏獨自爬上樓頂遠看廣州城中燦爛的燈火,一次次凝望白雲機場衝天而起的飛機,一次次抱頭坐在馬桶上等屎來,張陽都在一遍遍問自己:下一步怎麼搞?那時是在三個月之後,2004年國慶節,張陽決定再堅持再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