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十二章 還是留下來(1 / 2)

“母後,這可怎麼辦啊?”

“子墨,你別急。女人生孩子就如同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月詩她會挺過去的。”

“這麼多的太醫,難道就沒有一個人能想出一個法子嗎?”

“回皇上,微臣也覺得有點奇怪,按說難產吧,就是宮門開得慢,再加上胎兒大或胎位不正,可微臣在給婕妤娘娘保胎的這幾個月來,已經仔細的替娘娘檢查過了,什麼都正常。按理說,娘娘這一胎應該是順產啊。微臣也想不明白娘娘的宮門為什麼不會開。”

柳太醫在太醫院待了這麼多年,幫宮裏多少嬪妃生過孩子,自己也數不清了。這其中難產的也不少,可從來都沒有人象如婕妤這樣的。看來,他今天也碰到難題了。

蕭娥見時候差不多了,要是再讓太醫琢磨下去,保不定會生出什麼事呢。於是就在太後的耳邊悄悄地說道:“母後,我看婕妤妹妹快不行了,臣妾的奶娘有一個可以助人生產的方子,不知道管不管用。”

“啊呀,蕭娥,你怎麼不早說,現在都什麼時候了,再晚點,就有可能是一屍兩命,不管什麼方子,隻要能順利生下這個孩子,都拿來試一試。”,

“可是,母後,這個方子挺危險的,臣妾是擔心婕妤妹妹的性命,所以一直不敢講出來。”

“難道這個方子會要人命嗎?”

“臣妾也是聽奶娘說的,民間生小孩,碰到難產,兩個當中隻能保一個的話,如果要保孩子,都會給產婦喝一種藥,能讓她順利生下孩子。但是生下孩子以後,產婦的宮門就再也收不攏了,會大出血而死,如果要保產婦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蕭娥,快去傳奶娘,準備藥方。”李太後沒有猶豫,什麼人的性命能抵得上他孫兒的性命要緊。

“是,母後。”

“既然眾位太醫也束手無策,那本宮就隻能這樣做了,但願這個偏方有用,能讓這個孩子順利地生下來。”

藥很快熬好送來,張月詩已經沒有力氣了,小宮女小心翼翼地侍候她喝下了那碗藥。不一會兒,她的宮門竟然迅速擴張,強有力的宮縮讓胎兒很快地進入了產道。

“啊,孩子,你終於要出來了。”

張月詩做著最後的努力,不到一炷香的工夫,一聲宏亮的嬰兒啼哭聲便打破了這個寂靜的夜晚。

“恭喜太後、恭喜皇上,婕妤娘娘生了個大胖小子。”產婆抱著嬰兒出來道喜。

“謝天謝地,總算生出來了。”李太後終於放心了。

“來,抱來讓朕看看。”

“是,皇上。”

子墨小心地接過嬰兒,望著他那張粉嘟嘟的小臉,臉上終於有了一絲這些天來難得一見的笑容。

鮮紅的血不停地流著,在張月詩的意識漸漸模糊的時候,她終於聽到了那一聲象征著新生的啼哭。她笑了,那充滿著母性光輝的笑容永遠地停留在了她的臉上。

一邊是生的喜悅,一邊是死的悲哀,生命無常啊!

張月詩走了。李太後除了有點惋惜外,倒也沒什麼,她已沉浸在當祖母的喜悅當中,現在她生活的重心開始圍繞這個嬰兒轉了。

對於張月詩的死,子墨倒是覺得很愧疚,生前她不曾得到過什麼,死後不能讓她太寒磣,也算是他對她所作的最後一點點補償。

他擬了一道聖旨:“奉天誠運,皇帝詔曰。如婕妤張氏謙遜恭敬,為延皇族血脈,而不幸薨逝。特追封其為正二品皇妃,諡號‘恭靜如’。以正二品妃禮隆重厚葬,靈柩遷入風華陵。若其有家人尚在,遂以皇親之禮待之。”

張月詩以一個小宮女的出身,最終位列妃位,如果她地下有知的話,也會含笑九泉的,畢竟子墨待她不薄。

張月詩從小無依無靠,跟了李太後多年。她活著的時候,每當到了家人探視的日子,別的宮女多多少少都有人探望,可她卻沒有,或許她已經沒有任何家人了。

可是,這道聖旨一下,在短短的時間裏,不知道從哪冒出了很多她的家人,都爭著做皇親國戚去了。真是世態炎涼、人心不古啊!

夢蘭和秋兒在禦書房的側室中住了將近半個月了。子墨每天派太醫過來診視,從太醫的口中知道夢蘭正一天天的好轉,他的心情也一天天的好轉起來。

在太醫和秋兒的精心照顧下,夢蘭終於能下地走路了。

聽到這個消息,子墨臉上連日來的陰雲一掃而光。他好想去看看她,可又擔心夢蘭見了他,會象上次那樣。再加上張月詩和皇長子的事,一直不得空。所以這半個月來,他沒有去看過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