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趙官家相對三佛齊用兵的事情,丁飛早就知道他聽聽就罷了。很多人就是傻乎乎的亂話,這才導致了壞了事。
然而趙官家對這個是很認真的。三佛齊的國土麵積包括馬六甲海峽兩邊的地區,哪怕是到了1世紀,馬來海盜在這邊也是很有名的。在大宋,近乎海盜的行為則是三佛齊的國家行為。凡是經過海峽的船隻,三佛齊都要命令這些船到三佛齊停靠,並且強迫這些船在三佛齊交易。
大宋從航海行會建立開始,每年大船隊經過的時候都是用火炮轟擊見到的三佛齊船隻,才算是製止了三佛齊的行動。不過海船難免有出事的,大宋船上的人員被三佛齊抓到,下場很不好。當然,在三佛齊看來,大宋殺了那麼多三佛齊的人,在三佛齊的海上耀武揚威,欠下了三佛齊人民的血海深仇。
趙官家覺得國內需要清洗,海外也不能視而不見。在對兵部總參謀長談完之後,趙官家有接連召見了戶部的官員。此時航海行會已經作為海事局歸在戶部之下,這幫人都與海上利益息息相關。自然需要他們的全麵支持。
海事局的會議,大宋總錢莊的齊葉局長也被拉去參加。這次戰爭到底要打幾年,打成什麼樣子,最後會付出什麼代價,需要更多懂得海上貿易的人來商議。
因為致仕的事情,齊葉局長最近的心情不是很好。聽了要發動戰爭的事情,齊葉立刻表態:“早就該打。三佛齊可滅國。”
那幫海事局的知道三佛齊與大宋衝突,便不反對。那幫戶部的官員卻很多都不知道,特別是已經開始進入過渡期的新任戶部侍郎孫青是慶元府出身,當年是朝廷分派,跟著趙官家搞棉務。這位一聽這殺氣騰騰的話,登時就有點懵了。
“齊局長,為何要弄到這樣肅殺?”孫青問。
齊葉回答的幹脆,“我家有親戚死在三佛齊手裏。你問問這些海事局的,難道就沒有遠方親戚死於三佛齊手中麼?”
“啊?”孫青整個人都懵了,從道理上講,難道不該是大夥公事公辦麼?怎麼連私仇都給講的這麼明白。
令孫青更加訝異的是,海事局的這些人紛紛表示讚同。趙官家在鄂州之戰的時候19歲,鄂州之戰結束,他返回福建繼續當官,第一個對付的就是蒲家。蒲家覆滅之後,趙官家就迅速讓航海行會接替了大食商人在南海的地位。從那時候到現在過去快二十年。
二十年裏麵,大宋與三佛齊之間的衝突很多,海上生意,齊家當然不能全部派遣外人,他們當然要讓自家人參與。這幫海事局的人也是如此,家家戶戶都有人死在海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海事局長袁炳南道:“現在我們的航路進入竺洋,所到之處都是風行草偃,四夷臣服。可這三佛齊就卡在我們咽喉之地,真的是如鯁在喉。此時除掉,便是皆大歡喜。”
孫青看著袁炳南,心裏麵有點不舒服。袁炳南的老爹袁弘傑是趙官家的從龍之臣,也是戶部尚書的競爭者之一。
“沒錯。此時我們和蒙古尚有四年停戰,可以對三佛齊開戰。”其他海事局的幹部們也有同樣的看法。
孫青作為此次的牽頭人員,他見到眾人意見一致,自己也沒有特別要反對的理由,便道:“那我們就談談到底要打成什麼結果吧。”
“如交趾和占城一樣,三佛齊要滅國。”齊葉回答的非常幹脆。
聽了這殺氣騰騰的話,孫青心裏麵有些不出的滑稽感,幾個大宋官員這麼一討論,就能決定萬裏之外的國家命運。這……好像很玩笑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