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和平誠意(十九)(2 / 3)

年輕一輩都抱以熱烈的掌聲,年齡越大,對趙嘉仁這番話的反應就越不熱烈。趙嘉仁也不在意,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老年人就是弱。越是弱者,就越不肯麵對現實。所以退休製度的目的就在於此。製度允許返聘,而返聘者是沒有人事權的。

從會上回來,趙嘉仁很想繼續批公文,但是他隻覺得心裏麵無比抵觸。這狀態讓趙嘉仁很是傷感,如此反應不是工作讓趙嘉仁不爽,而是幾十年的沉重工作已經讓趙嘉仁的身體開始提出抗議了。從醫學角度來講,趙嘉仁真的已經衰老到無法承擔現有工作的地步。如果趙嘉仁繼續堅持,他猝死或者病倒的幾率就會暴增。如果他順從了身體的反應,趙嘉仁很快就沒辦法完全掌握大宋的運營。

兩者之間到底誰更可怕,趙嘉仁自己也不清楚。既然身體不允許,趙嘉仁就幹脆不去處理公文。他到了院子裏,又覺得院子還是太,索性走出院子,進了大院的公共地區。

這裏住著大宋最核心的一票官員,所以環境非常好。有湖有河有林木花園。現在已經是秋,暑氣早就散去。穿著長袖襯衫,感覺非常涼爽。漫無目的的走在瀝青道上,趙嘉仁滿是惆悵。這一世的人生真的是沒什麼遺憾,趙嘉仁確定了這點。他以前認同一個法,如果現在的人生都無法過的精彩盡興,便是再重生十次也不會有什麼進展。現在他的想法變了,如果人生沒有通過學習而進步,再過十次也不會有進展。

就如荀子所,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可再努力也沒辦法改變人本身的特點,真的是自古美人歎遲暮,不許英雄見白頭。衰老本身就讓人無比傷感與恐懼。與之相比,死亡倒沒什麼好怕的。

到底要放棄到什麼程度,趙嘉仁心中尋思。這裏麵重要的是要給趙謙多大權力,而趙謙現在的地位實在是太微妙了,一旦讓趙謙的權力落實,就意味著趙謙本人必須麵對很多具體工作,這些工作一定會出事,出事了就會損害趙謙的名聲。一個‘名聲受損’的太子日子隻會越來越難過。想著這個問題,趙嘉仁背著手慢悠悠的走著。直到秘書前來通稟,文祥求見。

今已經決定不辦公,趙嘉仁就請文祥和他一起在湖心島的亭子上坐著。文祥看著清澈的湖水,索性脫了鞋襪,坐到了水邊的石堤上,把腳泡進了水裏。趙嘉仁也覺得這麼搞不錯,於是坐到文祥身邊一起這麼做了。

水意外的溫暖,很舒服。趙嘉仁笑道:“你這是想家了?”

“我才不要回江西。”文祥歎道:“以前覺得城裏髒亂差,還是鄉裏好,山清水秀。現在局麵倒過來啦,倒是城裏更加幹淨整潔。”

趙嘉仁沒接這個茬,曆史上城市發展真不是這樣。都得先經過各種瘋狂汙染,把城市搞的烏煙瘴氣鬼哭狼嚎,這才考慮治理。不過趙嘉仁帶回了1世紀的規劃理念,這才從一開始就有了一個正確的路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