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章 序(1 / 3)

著魔(印久香)

薩拉斯特羅大祭司:

太陽光芒驅散了黑暗

毀滅了邪惡的人

強大的力量

合:

向你們致敬

你們飛越了黑暗

感謝你,俄塞裏斯神

感謝你,伊裏斯神

力量已獲勝

王冠將作為獎賞

戴著這永恒的王冠

美麗和智慧將繁衍不息

……

舞台上,塔米諾王子與夜女王的女兒帕米娜手牽著手,在眾人簇擁下走到了舞台正中,向觀眾致謝。

舞台下,這部歌劇《魔笛》的導演朱清泠彎起了他棱角分明的嘴唇。

……

耶斯皮卡夫人的小客廳中,聚集了當今歐洲古典音樂界的名流。他們從世界各地趕來,慶祝夫人40周歲生日,順便在斯卡拉劇院觀賞了近來風靡意大利的新編歌劇《魔笛》。

《魔笛》仍是莫紮特的《魔笛》,但一些經典唱段重新編了曲,劇情、舞美、燈光以及演員等方麵,也做出了革新性的變動,吸引了更多年輕觀眾進入劇院。

對這部殿堂級歌劇做出如此大刀闊斧改革的,就是朱清泠了。

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男高音歌唱家和作曲家上麵。他10多歲就隨離婚再嫁的母親來到意大利,曾就讀於佛羅倫薩音樂學院聲樂係。還在上大學時,他就因在《費加羅的婚禮》中的表現,在業內小有名氣。畢業後,他周遊歐洲各國,在不同的舞台上表演,積累了經驗。回意大利後,他作為米蘭斯卡拉劇院的簽約演員,除了演唱外,也參與到作曲、編曲中。他創作的好幾支組曲,已經獲得了音樂界普遍的認可。這次的《魔笛》,更是讓人耳目一新,把他推上了事業的一個高峰。

朱清泠已經36歲,但看上去大男孩氣十足。尤其他現在春風得意,臉上始終帶著程度不同的微笑,在一群平均年齡快要超過60歲、作風老派的人眼中,真是青春洋溢了。

朱清泠是純種中國人,但他皮膚黝黑,臉部輪廓深刻,高鼻梁,凹眼睛,活脫脫一個印歐混血兒。

他隨意地坐在耶斯皮卡夫人身邊,一手搭在她身後的沙發靠背上,不時湊到她耳邊說幾句話,他的俊美和目中無人的不羈作風,令不少人竊竊私語。

剛過不惑之年的指揮家萊茵希夫說:“看來謠言是真的,這女人迷上這個唱歌的亞洲男人了,我看他們年內就會結婚。可憐的耶斯皮卡才死了不到兩年,現在的世風,唉……”

小提琴家克曼小姐堅持認為他們不會結婚,雙方都隻是玩玩,一個利用對方顯赫的歐洲音樂世家身份青雲直上;另一個則從年輕俊美的亞洲男人身上獲得點甜蜜的慰藉。

和朱清泠較熟的女高音歌唱家艾肯特夫人不同意克曼小姐的意見,她覺得耶斯皮卡家族這幾年在古典音樂界的聲望已經大不如前。當家人突然離世,幾個世族弟子接連爆出醜聞,加上沒有音樂方麵的亮眼成績,使得他們在與其他幾家古典音樂世家的角逐中漸落下風。這種時候,已經徐娘半老的耶斯皮卡夫人如果能成功抓住有才華又有一副好相貌的朱清泠,無異於為耶斯皮卡家族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

克曼小姐隻在“徐娘半老”上同意艾肯特夫人。其他方麵,她認為艾肯特夫人太不客觀,明顯偏幫朱清泠。

雙方爭執起來。

正在這時,不知是誰突然提議大家舉杯慶祝耶斯皮卡夫人的生日,爭執暫時中斷,大家紛紛舉起手邊的香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