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廚房,燒好炕,天已經黑了,這古代的生活,還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熱熱的炕上,三姐弟鑽進了被窩裏,暖暖的,很舒服,比電熱毯更加舒服。
“姐姐,什麼事情?”
“嗯,是很好的事情,我給劉家大嫂子看了診抓了藥,劉二叔說,我們家今年的活他們包了,所以,今年我們不用辛辛苦苦的收地裏的東西了。”
“大嫂子得了什麼病,不是要生孩子了嗎?”小琳問道嗎,隔壁的劉家大嫂子她還記得,挺著一個大肚子,據說是要生小弟弟了。
“是生小孩了,而且一次生了兩個弟弟,我出了大力氣,所以,她們說活他們包了,而且過年殺豬的時候給我們一個豬腿,明天應該還會抱一隻母雞過來。”
“姐姐好厲害!”小琳小醫崇拜的說道。
“你們啊,以後也會很厲害的,劉家大哥答應了出力給我們一個在後院栽一個梅花樁,以後啊,你們和我一起在梅花樁上練練,這樣以後走路會很穩很快的。”
“姐姐,什麼是梅花樁?”小醫好奇的問道,小琳也好奇的集中注意力聽著。
“梅花樁啊,就是將木樁砍成長短不一的樁子,然後以不同的距離栽倒院子裏,我們可以站在樁子上或打鬧,或追逐,長而久之,我們的腳步就會變的很靈活,而且,我們還可以在腿上綁上一定重量的沙袋,這樣練下去,以後啊,我們行走就會又快有穩,或許有一天,就是老虎也追不到我們呢!這個對我們很重要,想我們,要經常上山采藥,別說有些藥長在不好到達的地方,還會遇到野獸,我們不求打殺野獸,隻要比野獸靈活,能跑開就好。”
“姐姐,你要教我們醫術嗎?”小醫問道。
“嗯,我會叫你和小琳醫術,這樣的話,以後會經常上山,我們時常走走梅花樁,這樣以後我也好放心,不過啊,先別高興的太早,你們要一邊學習醫術一邊認字。”
“好,我們學,我們大河村識字的人好少!我和小琳姐姐既學了醫術又識了字,我們以後也會很厲害的。”
小惠準備給小惠和小醫啟蒙的是《肘後救卒》,計三卷,東晉葛洪所著,其內容主要是一些常見的病證的簡便療法,包括內服方劑、外用、推拿按摩、灸法、正骨等一些十分實用的內容。這本醫學著作,裏麵有很多雖然看起來簡單單很實用的藥方,比如,狂犬病,腳氣病,這本書的語言簡單易懂,所以被小惠選作小琳和小醫要讀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熟讀之後,小惠選的第二本比較深奧的書——《脈經》
《脈經》全書共十卷,九十七篇,為西晉王叔和編撰。這是我國醫學史上現存第一部有關脈學的專書,是公元三世紀以前我國有關脈學知識的一次總結。《脈經》開宗明義指出“脈理精微,其體難辯”,“在心易了,指下唯明”,《脈經》正是針對這些難點來進行編撰總結的。
《脈經》雖然是一部綜合前代脈學成就的著作,但由於它篇幅簡練、集中,便於學習,在我國醫學發展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國內外影響極大。如唐代太醫署就把它做為必修課程,日本古代醫學教育仿唐製,當然也不例外。該書著成後,就陸續傳到我國西藏地區,對藏醫學的相關學科起著重大的影響。通過這裏,中國脈學又傳入印度,並輾轉傳入阿拉伯國家,對西歐脈學的發展也有所影響。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爾哈姆丹(1247~1318)編寫的一部波斯文的醫學百科全書《伊兒汗的中國科學寶藏》(十三世紀~十四世紀初)一書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脈學方麵的內容也與《脈經》相似。中世紀阿拉伯醫聖阿維森納(980~1037)的《醫典》中有關脈學的內容,也多大同小異,可見《脈經》在國內外醫學發展史上影響之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