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一個大和尚主身穿袈裟,站在一個神台前麵,口中念念有詞。神台的旁邊,擺著一架紙紮的大船,船下擺滿了紙紮的金銀元寶;船頭插著一支幡旗,船上擺放著一個紙紮的媽祖像。媽祖像雙手平舉,仰望蒼天,似乎在向天祈福。
大和尚念完經後,將所有的超度牌位都收集好,放在送聖船上,然後點火焚化送聖船。在聖船焚毀之際,和尚在一邊誦經,大意應該是說六道眾生罪消孽滅,俱乘聖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在送聖船周邊,設了七個壇口,分別有和尚諷誦大乘妙典、諸品神咒。在虔誠的念佛引導聲中,參加法會的全體法師及信眾也開始誦經梵唱。一時間,寺內梵音渺渺,鍾鼓齊鳴,兩序儀仗,莊嚴肅穆。
“哇,好大的架勢啊。雖說在廣州生活,卻不知道有這種儀式舉辦,真是井底之蛙啊。”我被眼前的儀式震撼了,感覺到外麵的世界原來是這樣大,還有很多自己從未見識的東西。
“有什麼好看的,這些和尚念起經來像蒼蠅在耳邊亂飛,煩死了。我們到其它地方去看一下吧。”周通顯然對這個儀式不感冒,甚至還有些抗拒之情。
“哦,你不喜歡這個水陸送聖啊?那好吧,我再帶你看一下其它的活動。這裏還有派米、放生的活動。”小清顯然經常來這裏看熱鬧,對這裏的活動都已了如指掌了。
“好啊,去派米那領些福米回去。然後再去放生池那,放生一些小動物,積些陰德。”周通嚷嚷道。他的表情就像一個貪玩的小孩子,看到有新奇的東西便吵著要玩。
在廣場上,搭了幾個帳篷,有僧人正在派米,後麵排了長長的一條人龍在取米。
“哇,這麼長的隊伍啊?估計排得隊來,天都黑了。還是不要了,去放生吧。”這廝玩心太盛,一點向佛的心也沒有,排個隊也沒耐心。
我無奈地搖了搖頭,跟著他折騰去了。來到放生的攤位,領了兩袋魚苗,然後小清引著我們來到放生池。
周通饒有興致的解開袋子,正要放生。
我拍了拍他的手,說:“讓小清先放吧,你學一下人家是怎樣放生的。”
“好的,小清,你快放,你放完等我放。”周通嬉笑著將解開的袋子遞給了小清。
“好羅,有魚兒放生羅。”小清接過袋子,歡呼雀躍起來。
看著這對活寶放生魚苗的情形,我開懷地笑了一下。由於現場放生的人很多,周圍都是人。
突然,我感覺到被一股強有大的力量擠壓,以致身子不由自主地倒向一邊。幸好旁邊有人扶了一下,否則就要跌倒。
“謝謝!”轉過頭對扶我一把的人致謝,但那人卻一臉漠然,看來不是他對我施以援手的。
由於當時人太多了,我也懶得去尋找那個幫過我的人。人多擁擠,還是要小心一點。我心中暗自嘀咕著。下意識的摸了一下口袋,錢包和手機還在,我的心稍稍定了下來。
就當我抬起頭來的時候,突然,我被眼前的一個物體吸引住了。
“周通,快看,這塊石頭怎麼這麼像一隻猛虎?”我看著放生池裏的一塊石頭說道。
隻見這塊石頭矗立於池中,高可及丈,形態嶙峋奇特酷似猛虎,正俯身踏在山坡上,驀然回頭張口怒吼。
“這塊石頭叫猛虎回頭,是以前伍家的遺物。”小清煞有介事地說道。她似乎成了百事通一樣,隻要是這裏的東西,準能說上幾句。
“原來這塊石頭叫猛虎回頭啊,真是應景啊,是叫人回頭是岸吧。”周通笑道。
我仔細地觀察了一下石頭,隻見石頭上麵有很多窩孔,形狀奇特竣削,確實是一塊典型的太湖石。
太湖石成分是石灰岩,容易受到外力的侵蝕,所以又叫窟窿石,充分體現“皺、漏、瘦、透”之美,為四大奇石(英石、太湖石、靈璧石、黃蠟石)之一。據我所知,麵前的這塊“猛虎回頭”,正是伍秉鑒購回來放在伍家花園的,作園林布景這用。
“想不到這裏還找到伍家花園的遺物,真是難得。”我仔細地打量著這塊奇石,嘴裏嘖嘖歎道。
我知道這塊太湖原來是在伍家花園裏麵的一塊園林石頭,由伍家高價由太湖購得。後來,此石輾轉來到了海幢寺存放。
抗戰期間,日軍發現此石並占為已有。當他們準備將其運往日本,已經搬動但仍未成事之際,日本就宣布投降了。因此,這塊石頭得以幸存廣州!1951年,該石歸回海幢寺。
“這塊石頭是伍家花園的遺物,可能是一條線索。”我心裏暗暗想到,便要拿出地圖,想要確認一下它在伍家花園的具體位置。
我伸手往背包摸了一下,沒有摸到圖紙。再摸,還是找不到。
糟糕,怎麼會沒了呢!
我心中大驚,連忙將背包拿到麵前,翻了個底朝天。但結果還是一樣,圖紙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