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尊敬的汪童童先生:我喜愛文學,您知道的。您本身就是一個文學家。您說過文學就像一杯甘洌的清酒,沁人心脾。您問過我為什麼喜歡並且執著的追求文學,您說這個年代喜愛文學的人倒不少,但是像我這樣執著追求它的人,已屬鳳毛麟角了。我記得我的回答實在不怎麼高明,但絕對出自內心,字字皆肺腑之言。我說我認為文學確實是一杯清酒,沁人心脾;但是在這個年代,茫然的作者在罌粟般的誘惑麵前大多會誤解文學,在苦思無果的時光裏也許會放棄文學。文學這杯酒好像是被摻了添加劑,文學這杯酒好像已被熱溫,*之過急隻會覺得它索然無味。我說我喜歡文學,因為它能夠修煉我的人生,因為它能夠豐富我的內涵,因為它能夠讓我體會到創作的快樂。您激動地拍手叫好,您說我一定會取得成功。在這物欲橫流的花花世界裏,在別人對我的作品不屑一顧的傲慢之中,您的話對我無疑是雪中送炭,您的話對我是一種肯定,是一種支持,是一種鼓勵。我將乘著你所給予我的馬車,在“動力”與“實力”這兩匹寶馬所提供的力量之下,*縱著馬車的駛向,堅持在文學道路上探索,取得那一杯甘洌的清酒。

我所尊敬的汪童童老師。在遇到您之前,我幾乎是完全頹廢的、虛無的生存著。是您把我的疑惑統統清除,把我從泥濘之中拯救!是您不厭其煩地給我講解人生哲理,使我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您甚至還不辭辛苦地給我鋪設了我未來的道路。我對您的啟迪千恩萬謝,報答你的唯一辦法就是苦讀!我要隨時隨地帶著一本筆記本,一支碳素筆,把我所見到的每一個蘊藏著內涵的情景給‘攝’下,把每一種令人厭惡的媚俗毫不保留的記下,把生活中的每一個靈感都寫到筆記本上。我要做一個鞭辟入裏的學者。這不但是為了我的未來,而且是為了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

上次我到安徽專程去探望您,在您那書香四溢的家中住了一段時間。您和我都緊緊地抓住這段寶貴的時間,敞開心扉地交流著。您雖然大我十餘歲,但卻根本沒有把我當成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子,反而把我當作了一個閱曆豐富的老師,讓我不停地敘述著我的故事。那段短暫的時光,讓我們各自有了收獲。可是由於時光過於短暫,我們互相了解的渴望不得不收斂起來。分別前一天的黃昏,兩人相伴,茶後閑談。您說我的閱曆雖然不夠豐富,但卻處處都充滿內涵,每一段經曆以及每一個場景都是不錯的靈感。您希望我能夠在離開安徽以後,跟你書信往來,一是打探近況,二是讓我在信中把我的故事繼續向你訴說。我當即不假思索地答應了您。第二天我在巢湖機場候機時,看見您滿臉的戀戀不舍。其實我也是多麼的戀戀不舍!在這缺少知音的年代裏,我們倆的相遇無疑是幸運而又偉大的。您說我比您幸運,因為我在雲南的一個小城市裏有了許多見聞。確實如您所說,但我最幸運的事還是遇到了您,如果沒有您,也許我現在還在那個破舊的小巷打電子遊戲;如果沒有您,我不會發現我所擁有的價值,並且繼續地頹廢下去;正是因為您,我的創作熱情被重新點燃了,一朵蓮花最終沒有因為遭受淤泥侵蝕而失去它的勃勃生機。為了報答您,我決心把我的那些故事記錄下來,供您觀賞並且借鑒。在電子時代,用紙筆寫信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如果能夠收到一封書法灑脫、內涵豐富的書信更是一種奢望。我不敢保證寫出這樣才華橫溢的書信,我隻能盡我所能寫出具有我的特色的信筆塗鴉、辭不達意的信來。

順便告訴您,鑒於您和我對以電子工具為主題獲得一時快樂的人的行為的共同厭惡,以及我們向往的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團結奮進,感同身受的關係的和諧社會,我決定在敘述完我的故事後寫一部能夠體現生活的美,以及那些沒有發現生活的美而把快樂寄托在電子信息服務上,以使用電子工具為主要獲取生活樂趣的來源的“電子人”的悲哀的話劇。

您的學生象征二〇一四年二月十一日雲南一先生,雲南這個地方的學習風氣實在不怎麼好。大街小巷裏,不學無術的社會青年隨處可見。又因為雲南的網吧管理製度不完善,實行力度不夠大,所以幾乎每個胡同都存在著黑網吧。不管是從來沒有接觸過電腦、更沒有去過網吧的、冰清玉潔的孩子,還是從小就生活在胡同裏、對這些網吧早已司空見慣的、汙穢不堪的孩子,最終總逃不了被黑網吧吞噬心智的命運。因此,在我們上了初中以後,見到六年級時候的小學同學,問的總不會是現狀,大家互相打探的是:你輟學了沒有?

我是從來不會這麼問別人的。我一般都是問他在哪個中學。他們有的會直白地回答我,有的卻喜歡開玩笑,告訴我他在社會中學讀書。有些時候,在我們小學同學的QQ群裏,兩個人談的不痛快之時,也不知道他們是開玩笑還是動真格,互相用及其惡劣的語言來咒罵對方。有罵架的,自然也有勸架的。有一些小學同學在QQ群對他們好言相勸,他們卻不理不睬,仍舊我行我素。最後總會撂下一句話:你給我等著。我不會讓你過的多舒服。總有一天你會明白我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