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他又來到樹林中。活動了一下身體,雖然還是又酸又痛,但感覺還能堅持的住。於是咬緊牙關繼續苦練起來,練了一會兒,他發現正確率還不如昨天,越到後來越低。看看表已經過了零點,乖乖地回家睡覺去了。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周三晚上,他才發覺正確率又開始上升了,身上也感覺不到那麼疼了。
整練了一星期,這一招式已經能百分之百能正確使用出來。他還不放心,又多練了兩天,鞏固得踏踏實實,才準備練下一招。
在練下一招之前,他還要做一件事,雖然知道多半是沒希望的,但忍不住還是要試一試。
隻見他手持一根樹枝,權當長劍,平心靜氣地使出第六式,對著身前的一樹大樹刺去。隻聽哢嚓一聲,手中一震,樹枝折為兩截。
陳鏡波看了看手中半截樹枝,隨手拋在地上,沒有出現小說中那種場麵,臉上是果然不出所料的一副表情,眼底卻流露出一絲失望。雖說已經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誰不希望奇跡發生在自己身上呢?
“看來天上果然不會掉餡餅,自己運氣夠好,已經撿了一個燒餅,就不應該再奢望更多了。”
他仔細想了想,覺得還是按部就班地從第一頁圖形開始練,武功招式都有個先後順序,還是從頭練起更妥當。
前麵的劍法第六式是在已有感覺的基礎上練習的,還沒有感到有多難。可是今天從頭練起,他才發現難度不是一點半點。白色小人拳法的第一式,他摸索了一晚上竟然一點感覺也沒找到。
這一陣子,他也參考了不少武術書籍,一般來說,各種武術的第一招都是起手式,非常簡單。但這圖上的第一式卻不一樣,圖上是黑白兩人對打,白色小人雙拳向前,一高一低,黑色小人引掌側擊。
陳鏡波拳法三天沒找到感覺,又去練黑色小人的掌法,練了一星期還是沒找到感覺。不由有些氣餒,停了兩天,專心練習已經學會的劍法第六式,細心體會那種感覺,讓自己漸漸消失的信心重新鼓足起來。
他練一星期掌法,打一星期拳法,每當自己快要堅持不下時,就練練劍法第六式。翻來覆去地折騰了一個多月後,在又一次練習劍法第六式時,腦中忽地想到,不如接著練第七式試試,反正拳法掌法目前都沒有進展。至於開始所想的武功招式的先後順序問題,這時當然不存在了,在他想來,劍法、拳法、掌法各不相同,相互之間應該沒什麼關係。自己從劍法第六式開始,最多是學起來事倍功半,雖然學著更難,但隻要自己刻苦用功,終究是能學會的。
打消了各種顧慮,他開始練起劍法第七式。畢竟是一套劍法,前後之間還是有一些兒聯係,第七式他前後隻用了兩天,就找到那種期盼已久的感覺,這次跳的位置卻是在小腹部位。第七式不到一星期就完全學會了,這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心。
他順著練下去,第八式、第九式,……,直到第十三式。這些招式練起來有快有慢,快起來三、五天就能練好,慢起來三、五個星期也不一定能找到感覺。
練完第十三式後,他重頭開始練第一式。果然劍法第一式與拳法、掌法的第一式一樣非常難。
陳鏡波一直練到放了寒假快過年時,才將第一式學會。接下來就快了很多,讓他忍不住發出“萬事開頭難”的感慨。
雖然陳鏡波白天上課,放學後還要去武術隊搞衛生、鍛煉身體,回家寫作業,晚上練武,忙的是不可開交,卻也樂在其中。也不知是練武的原因,還是在武術隊舉碰鈴、杠鈴的原因,他的身體變得越來越結實靈巧,頭腦也變得清晰聰敏。學習不但沒耽擱,期末考試,成績反而穩中有升,進入到了年級上遊水平。
陳鏡波就連胃口都是變得特別好,特別能吃。每當他吃飯吃完一碗時,趙玉慧都會高興地又給他盛得滿滿的,陳~軍開玩笑道:“這小子真能吃,都趕上工地的民工了。”趙玉慧聽了不高興地反駁道:“能吃怎麼啦?兒子正長身體當然能吃。你想吃這麼多還吃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