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的水來自臨近草屋的水池,水池一頭的山壁上有個鑿口流出水,驅動著水池上的一架水車,水鬥裝滿水自然傾斜,進入由竹板製成的水槽,水槽口向下進入水缸,兩口水缸各有兩條水槽,溢出水缸的水又流入水池中形成循環。
接連不斷的水源使水缸能夠一直保持著滿缸的狀態,灑出來的水滲入地下,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把水缸放在這裏,而且樣子有點特別。
見我看得出神,已脫掉外衣的巧兒正往水缸裏進,曼妙的身材讓我不自覺多看了兩眼,一時忘了避諱。
巧兒“啊”地叫了一聲,用水瓢舀了一些水潑向我說:“看什麼看,色鬼,早知道剛才不救你了。”
我立馬把目光轉移到別處,假裝正義凜然地說:“誰看你了,自己也不知道避諱,我隻不過覺得這水缸奇奇怪怪的,好像在哪裏見過。”
“我看你才奇怪呢,很普通的水缸,我們來這裏的時候就有了,現在隻是用來療傷和洗澡的,別提有多舒服了。”巧兒坐在水缸中,露出滿意地笑容,在水中沉浮。
閑著沒事,我走近潤子的水缸,仔細觀摩起來。這口水缸半人多高,通體薑黃色,圓腹大口,和一般人家的水缸如出一轍,不過體型略小,四周繪有祥雲、仙鶴,在缸口邊緣刻著“佛光普照”的字樣。
我越看越熟悉,“葬缸”兩字脫口而出,原來缺了缸蓋子差別這麼大,小時候聽我爺爺說過,葬缸又名和尚棺,是和尚圓寂後的一種喪葬用具,把屍體除濕防腐後放入缸內,加上缸蓋子密封,可以保持生前模樣。葬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專門備於得道高僧的棺材,始於佛教鼎盛的唐代,而且不是每個和尚圓寂都能有此待遇,絕對是一人一缸,而且會刻上亡者的生平,但是我看了半天,都沒有找到,完整一體,隻是缺了缸蓋子。
剛開始我還以為被人故意抹去,隻當是自己想多了,連一絲的灰垢都沒有,至於為什麼會在這裏出現,又被巧兒師徒借用,原因不乏有二。其一,那就是高僧圓寂時尺寸不合適,所以另選別缸,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沒有找到銘文,但是這種一萬次都不會錯一次的失誤絕然不可能發生,其二,那就是高僧圓寂後被人故意移走,至於又是什麼原因,現在就是想破腦袋我也未必知曉一二。
看著泡在缸中的兩人,越是別扭,你說誰會在棺材裏洗澡呢,正在我苦於要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巧兒的時候,常不瞳從草屋裏出來,招招手讓我過去。
我問道:“師父,怎麼啦?”
“老夫有些事和你說,你先進來。”常不瞳不緊不慢地讓出一個口子。
我一進門,就發現草屋裏外區別很大,裏麵偌大的空間,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堆積了大大小小的藥罐子,還有動植物的標本,不過在一張幹淨的桌子上,一台電報機引起了我的興趣。
記得幾年前,村裏有戶人家的長輩發喪,一時間無法通知遠在省外的兒子,就去了縣城,我也興衝衝跟了去。他們在電信局就發了一封加急電報,沒兩天那家的兒子就趕了回來,真是神奇,一想到那“滴滴噠噠”的聲音,我就興致大起,隻不過從來沒有這麼近距離瞧見過,更談不上能觸摸一把。